4个月前,一次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在全市迅速部署;如今,一项项便民举措惠及广大群众,一批批机制制度陆续出台……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梅州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要求,在中央督导组、省委教育整顿办和省级驻点指导组的督导指导下,周密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从严推进落实,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查纠整改动真碰硬,立足实际建章立制,锻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梅州苏区政法铁军。
关键词:从严部署
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后,梅州将从严从实作为工作的主基调,以上率下、层层部署,确保了教育整顿方向不偏、标准不降、质效不减、责任不松。
梅州坚持以最高站位、最严标准、最实举措、最强统筹,抓部署、抓学习、抓成效。市委全面扛起主体责任,先后召开5次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各环节重点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坚持以上率下,深入基层调研督导,扎实开展谈心谈话,压紧压实教育整顿主体责任。
市委政法委和市政法各单位主动担起直接责任,对本系统学习教育、自查自纠、组织查处、顽疾整治开展条线指导,有力促进了整体工作落实见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协同责任,形成强大合力。纪委监委、组织、宣传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助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市委教育整顿办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实施意见》《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总体学习计划》《教育整顿学习教育参考资料》等,进一步明确教育整顿各阶段的目标要求、时间安排、主要内容、职责任务等,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关键词:学习教育
学习教育,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高频词”。梅州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深入开展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堤坝、弘扬榜样力量、提升职业素养,推动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行稳致远。
政治教育强引领。市县两级党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分别上好专题党课,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25场,开展政治轮训2421场次,干警参与率100%。
党史教育筑忠魂。各级政法机关通过开展“学百年党史、铸忠诚警魂”主题党日活动,充分用好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红色资源,组织干警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砥砺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
英模教育增力量。梅州认真开展“梅州平安之星”和“梅州政法英模”选树宣传活动,全市表彰557人,先进集体130个,梅县区丙村派出所原副所长李小平同志入选“全国平安之星”,大埔县茶阳镇司法所所长徐振西同志入选“南粤政法英模”。同时,全市举办政法干警先进事迹报告会269场次,弘扬梅州政法“三好一正”,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带动效应,形成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氛围。
警示教育守底线。举办市县两级纪委书记廉政教育报告会、警示教育大会共391场次,组织干警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编印违纪违法干警典型案例警示录,推动警示教育全覆盖。
市委政法委全体同志到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接受教育。(李盛华 摄)
关键词:查纠整改
查纠整改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问题查纠深不深入、整改彻不彻底,直接决定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效。
梅州坚持高标准查纠问题,抓好思想“大发动”,运用“七必谈”“五个讲清楚”、重点约谈等形式,多轮次广泛开展谈心谈话,组织两轮《个人自查事项》填报。同时组织政策“大宣讲”,开展“宽严政策”宣讲132场次,激发干警自查自纠内力。据了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单位共处理处分干警406人,其中374人适用自查从宽政策。此外,梅州还在全省率先建立省驻梅州指导组、市委政法委、市纪委监委“三方协同机制”,推动问题线索会商、移送、督办、反馈闭环管理,提级办理36条线索。
梅州法院系统举办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报告会。(梅州市中级法院供图)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才能迎接凤凰涅槃。在整治“六大顽瘴痼疾”中,全市认定违反“三个规定”问题68宗,政法干警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问题24宗,违规参股借贷问题7宗。认定“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问题327宗,整改320宗。清理法官检察官离任后从事律师职业、充当司法掮客问题2人。筛查67555件“减假暂”案件,发现问题案件358件,已纠正335件。
与此同时,全市政法机关聚焦开门纳谏问症结,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教育整顿进展情况;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律师、人民陪审员、特约监督员、案件当事人和群众代表等参加各类座谈会78场次,征集意见建议1103条,切实做到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彰显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教育整顿取得实效。
关键词:为民服务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也是更好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树立政法队伍新形象的必然要求。梅州政法机关坚持立足主责主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检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
“年纪大了多有不便,幸亏安装了居家安防、一键呼叫等设备,有急事只需要按一下,便能马上联系社区干部。”家住梅江区新中苑的曾阿婆为智慧社区建设的成果点赞,背后是政法机关深厚的为民情怀。据了解,市委政法委牵头推进智慧小镇(社区)建设,目前已在梅江、丰顺完成三个试点项目的建设,初步形成社区智慧治理平台、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安防系统“两平台一系统”试点模式,有效提升社区群众安全指数、幸福指数。
梅州各级政法机关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过程中,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诸如上述惠民举措比比皆是。政法机关围绕“放管服”改革、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为民措施605条,集中开展实践活动2432场次,并率先在全省专题举办全市政法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暨主题展览,受到群众欢迎。
梅州举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题展。(钟小丰 摄)
政法机关为民办实事获赠锦旗。(蕉岭检察院供图)
除了为民服务,制度建设也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重要体现。梅州围绕教育整顿中暴露出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防止违反“三个规定”、预防查处政法干警违规经商办企业、参股借贷等制度机制。同时,将教育整顿中建立的线索收集核查转办督办、涉法涉诉信访积案集中化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制度机制固化,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促进补短板、堵漏洞、固根本,推动常治长效。
梅州日报记者:李盛华
通讯员:政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