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破解山区执行难 梅州法院交出亮眼答卷

2023-08-03 18:06:17      来源:梅州中院

梅州地处粤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梅州法院针对山区农村执行工作查人找物难、失信惩戒效果不明显等特点,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抓前端、聚合力、强措施,积极探索破解执行难新路径。2021年以来,梅州中院连续二年获评全省中院执行工作专项考核“一类法院”,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稳居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第一方阵

抓前端   善意执行促执结

“法官,千万别罚款,我一定3日内结清执行款!”

2023年6月6日,在一宗劳务纠纷系列案中,22万余元款项全部执行到位。

5月4日,申请执行人刘某生等6人因与被执行人某建筑劳务公司劳务纠纷系列案申请大埔法院强制执行。依据生效判决,该公司应支付刘某生等人劳动报酬合计22万余元。

经查询,被执行人银行账户无可供执行的资金,一直用“拖字诀”周旋,存在逃避法律义务的行为。欠薪问题关乎工人生计,在查实被执行人有财产后,法院遂向其发出《预处罚决定书》,责令在三日内履行,否则将罚款50万元。收到决定书后,该公司法人代表当即表示愿意履行义务,刘某生等人如数拿到报酬。

“通过‘预处罚’等措施,明确告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既能够敦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法定义务,同时也对中小微企业释放执行善意。”执行法官表示。

近年来,梅州法院积极调整执行工作思路,探索执源治理新路径,通过《强制执行风险提示》《司法拘留预告知》措施,力促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出台《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向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发出信用修复证明书8份,营造“激励守信、惩戒失信”氛围,近两个月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或和解案件119件。

聚合力   织密执行联动网

申请执行人刘某洋在案件终本的两个多月后,突然接到法官电话,通知他到法院领取执行款,原以为执行无望的案件竟给了他“意外之喜”。

2022年,刘某洋与刘某茂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兴宁法院判决,刘某茂应偿还欠款20300元,然其一直不配合履行义务。2023年1月,刘某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划扣被执行人账户存款5800元后,未发现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也一直联系不上刘某茂,案件遂进入终本。但执行法官并未放弃追查被执行人的下落和财产线索。

“执行难,最难就是找人”,执行法官试着从基层寻找案件突破口,“司法所、村居委干部处在基层一线,熟悉民情,借助他们的力量应当能够更高效地化解纠纷!”

执行法官主动联系当地村书记,并借助村书记熟悉村情的调解优势,一起上门做被执行人家属思想工作。2天后,被执行人的母亲带着刘某茂来到法院,一次性偿还剩余欠款14500元,案款全部执行到位。

引入“法院+村委会”机制巧解执行难题,便是梅州法院活用多方协同联动机制的一个缩影。

梅州法院坚持把“解决执行难”融入基层治理,依靠与镇村、多单位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破解山区查人找物难、送达难、财产处置难等问题。与公安、自然资源局、通信公司等建立联合查控机制,创新推出“执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协查联动机制,建立基层网格协助执行联动机制……

2021年以来,仅“法院+村委会”机制,村干部共协助查找被执行人6436人次、提供财产线索3055条、送达法律文书5288多次,联合化解涉农执行积案145件。

强措施   双惩戒提升效能

“肖法官,能否跟银行说说让我分两期还款,我保证这次会按期履行的!先把我从曝光名单上撤下来好吗?亲戚朋友都笑话我了,实在太丢人了!”

近日,被执行人古某赫然看到镇上商场广告机滚动播放着自己的失信“大头像”,便主动联系执行干警,要求交纳执行款。

原来,古某于2001年、2003年向蕉岭农商银行借款共计23000元,因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被诉至蕉岭法院。经法院依法判决后,古某迟迟不履行还款义务,银行遂向法院申请执行。在执行法官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由古某分期履行。但古某履行一段时间后,便“销声匿迹”。

执行法官了解到其仍在本地经商,遂对其采用“失信+舆论”双惩戒机制,引导和倒逼古某主动履行义务。

“多数农村被执行人较少外出,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效果不佳、威慑不足,但宗族思想较重、注重乡邻评价。”

根据“小县域、大农村、熟人社会”这一梅州山区农村区域特点,梅州法院创新“失信+舆论”双惩戒模式,打击恶意逃避和拒执行为,营造强大执行声势和威慑力度,力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我们通过购买邮政派送服务,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制成画册,随《梅州日报》《南方农村报》等农村订阅量较大的报刊‘全覆盖’夹送至各村(居);积极争取村(居)委会支持,增设‘失信被执行人公示栏’,提高失信者曝光度;全天24小时在农村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各镇商超、银行、医院等296个广告机上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形成老赖‘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执行法官解释道。

深山里亦不是“法外之地”,加上邻里乡亲的舆论压力,古某主动履行还款义务,一宗长达9年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至此得以执结。

2021年以来,梅州法院实行“失信+舆论”双惩戒模式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4541人,促使1020人主动履行。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