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一声“警嫂”一生情!因公牺牲民警李小平遗孀张莉柔肩筑后盾

2021-03-07 22:47:11      来源:平安梅县

农历腊月二十九

(2021年2月10日)

是张莉的生日

丈夫李小平当天要值班

答应提前给她过生日

满心期待2月6日

一家人团团圆圆庆祝生日的张莉

却事与愿违

那一天

不见生日蜡烛

只有几盏长明灯

2月4日20时许

时任广东省梅州市公安局

梅县区公安分局

丙村派出所副所长的李小平

倒在了出警制服

醉酒闹事男子的现场

“不打扰他,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

多少个难眠的夜晚,张莉时常想,2月4日晚上,如果不是丈夫值班,兴许一家人还能在一起切生日蛋糕,然后开开心心地过个团圆年。当晚,接到醉酒闹事的警情,正在办事的李小平立马赶回丙村派出所,辅警李宇波说:“李所,我们出警就行了,你在所里值守即可。”“那可不行!今天是我主班,我怎能不去现场呢?”说完,李小平背上枪,就带着李宇波、廖良辉两名辅警赶赴现场处警去了。两名辅警架住男子的双臂,但闹事男子还在不断挣扎,双脚一个劲借力乱踢。“我来!”为了更好地控制男子,李小平蹲下身想去束缚他的双脚。恰在此时,李小平忽然往后一仰,便再也没醒来……

这么多年来,张莉理解丈夫的选择,因为她印象中的李小平,就是那个总会主动承担更多的人。2008年进入督察部门的李小平,经常加班到深夜。张莉笑说李小平是“劳模”,他解释说,督察部门基本上都是年纪较大的同事,作为年轻人的他要主动承担起前辈难以承担的活儿。他说:“我是晚辈,初来乍到,要学习的地方很多,理应承担的也多。自己的活儿自己做,不要去劳烦他人。”

“你呀,真是个积极分子!”妻子张莉说,在家休假的李小平,接到警情,哪怕手中端着饭碗,也会立马撂下筷子,驱车赶回所里。有空就会陪妻子周围兜圈认路的李小平,曾经说过,害怕“路痴”的妻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可是,每次正陪妻子在外游玩,接到工作电话后,他突然就撇下妻子,只嘱咐了一句:“你注意安全,自己回家!”剩下妻子一人还来不及回过神,他就转身而去了。为了不让李小平担心,“路痴”张莉努力记住每一条主干道和小巷子。

一次,李小平又带着张莉转圈,有意走错路的他被张莉拉住了:“这条路,应该不是回家的路…”李小平欣慰地笑笑:“我就是特地考你的,看你认不认识路。”“没办法,警察这一行,工作就是随叫随到,还要随时冲锋陷阵的。不打扰他,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

巡警工作三班倒,女儿出生没多久,正是李小平巡警工作忙碌到无暇顾及家人,撞上孩子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精力去照顾的时刻,但家里只有张莉一人照顾女儿。一天,女儿低烧哭闹不止,初为人母,措手不及的张莉一个人抱着女儿无助地哭……看着涨红脸大哭的女儿,不敢打搅工作中的丈夫,张莉决定振作起来。咨询了朋友,她立马打来一盆温水,用温水浸透毛巾,慢慢擦拭孩子的四肢,给女儿物理降温。待温度稍有下降,在张莉怀里的女儿渐渐停止了哭闹,终于安心入睡了。

“他从来不跟我谈论他的工作”

张莉对于丈夫工作的认知,也仅仅是停留在他经常在电话里说到的“要加班,没那么早回来,你们先吃饭,不用管我。”

巡警岗位经常忙碌起来就顾不了家里的事。1998年刚结婚没多久,对警察工作性质毫无概念的张莉就经历了比较多的心理压力。那段时间,从招待所岗位忙碌一天回到家,张莉拖着疲惫的身子立马又去厨房择菜、煮饭了。弄了一桌子丈夫爱吃的菜,张莉一看,时间已是19点,可是李小平还没回来。等待李小平回家用餐的张莉打电话给李小平,电话要么不通,要么就是无人接听,眼看着秒针一点一点地走动,张莉又焦急又担心。一直没能联系上他,张莉特地给李小平留好了饭菜。22时多,准备入睡的张莉听到门响,立马走出客厅:“这么晚都没个信儿让人很担心。给你留了爱吃的菜,我去热热……”深知妻子对他的关心,但李小平也只是对妻子淡淡地说道:“我没办法跟你汇报我在干什么,你要理解,但我尽量提前打电话告诉你。”

他从来不跟家人谈论他的工作:“这是单位的机密,你们不该问的别问,该说的我会告诉你们。家里的事情都能说,但工作的事,不能说。”这是他的底线,不能触碰。李小平走后,张莉和他的同事试图去解锁他的工作手机,但试过很多遍后,这部工作手机都没法解锁,另一部与家人亲友联系的手机,却轻易就被张莉破解了开机密码。这样的“原则性”,李小平还把它贯彻到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比如,对身上的这套警服,他就显得异常谨慎。他说,警服代表的是警察形象,不能随意在公共场合穿着走动,影响不好。

2019年底,李小平从机关工作岗位,被选派去基层派出所,担任丙村派出所副所长。李小平到任的时候,正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吃紧的关键时期。担心丈夫身体吃不消,张莉一度想让李小平向组织请示以获得优待和照顾,但一概被他拒绝了:“组织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而破例,身为一名警察,就要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丈夫如此坚持,张莉也只能用自己行动去默默守护丈夫。丈夫去了丙村派出所,女儿在家上网课的这段时间,张莉就在家研究做菜,把李小平和女儿爱吃的菜都试着学了一遍,又摸索创新了几回。担忧防控前线的丈夫太过劳累,张莉微信上留言,叮嘱李小平注意休息,李小平很晚才回复信息,一句“收到,放心”,才能让张莉安心入睡。

 

“能回来就好”

有原则,不代表李小平就是一个固执呆板的人。

张莉在招待所工作的同事亲切地称呼他为“招待所的女婿”。1994年,这名“女婿”入警参加培训,住在张莉工作所在的招待所。两人在李小平培训时期认识,自由恋爱的四年间,双方感情基础稳定,每天张莉上下班,都由李小平负责接送。期间,张莉的母亲生病住院,尚未结婚的李小平,每天陪着张莉去医院探望、照顾张莉的母亲。四年后,两人终于结为连理。“工龄有多长,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有多长。”

说起两人的相识相爱,张莉总是夹杂着幸福又不舍的感情。可以说,在李小平的宠爱下,张莉俨然就是一个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小女人。家里一应吃穿用度,皆由李小平张罗,张莉说:“什么都有他来安排,我连怎么买东西都不懂……”出事前一天,李小平还在网络上下单购买了洗碗布,但张莉始终都没去把这个包裹取回来,她怕睹物思人更伤心。

自从李小平去了丙村派出所,每天中午、傍晚、睡前,是张莉固定会跟李小平通电话的三个时间。一边,张莉会问候丈夫工作累不累,一边,又不停地告诉李小平,女儿今天学会了哪些声乐技巧,过几天女儿要去参加哪个声乐考试。一旦李小平问起张莉生活中的困难,张莉却都说“没有,挺好的”,每一通电话,张莉都想让李小平安心、全心地在丙村工作。

只是,她也特别担心丈夫的安危,因为李小平经常给张莉打“预防针”:“警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今日不知明日事,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么多年,张莉深知警察工作的艰难和危险,每次李小平夜班回来,看到一进门的他,张莉心里的大石才落定:“能回来就好。”每天家里——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让时刻担忧李小平安危的张莉多了几分欣慰,这样她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丈夫在一起。

家里的露台种植了很多花花草草,是休假在家的李小平一人悉心照料的,他甚至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都做了一个谋划——与花草虫鱼为伴。“看这一排多肉植物,还是他出事前几天,从下午三点一直折腾到晚上七点种下的。”家里还悉心照顾了12条狗,全是张莉与李小平在这六七年里陆续收养的流浪狗。有人让李小平劝张莉把狗送走,李小平却说:“这是妻子的兴趣爱好,我要尊重支持她。”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吵到邻居,害怕狗狗吵人被人投诉后,这些可怜的狗狗又要再一次失去家园。张莉说,他的手机备忘录里,甚至记录了两人养的第一条狗病逝离开他们的日子。有人担心李小平走后,张莉没有精力去照顾这些狗,但它们已经成为张莉的精神寄托:“我绝对不会送走狗狗的,我要把它们一直照顾到老……”

“希望女儿像爸爸一样正直勇敢敬业”

张莉整理李小平的遗物,发现了一个小皮箱,里面满满地放置了李小平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安保工作的所有装备及单据。

作为全国第一批选派的50名督察民警、广东选派的4名督察民警之一,李小平经过广东省公安厅及公安部的层层筛选,在北京主赛区全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现场督察工作。对李小平和全家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荣耀。作为从最早一批工作到最后时刻的督察员,李小平离开北京的时候,身上连机票钱都不够,打电话给妻子让转一笔钱购买机票。张莉笑说:“组织忘记给你准备机票了?”李小平也笑说,这种小事就不要麻烦组织了。后来,这张机票,连同其它票据,被一同保留在了这个小皮箱里。

同样被整理、保存得很好的,还有李小平所穿戴过的警服、警帽。

李小平女儿李紫茹说,警服警帽可以时刻提醒我,我是警察的女儿。出事前一晚,李小平还不忘嘱咐即将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李紫茹:“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张莉说,在父亲宠溺之下长大的女儿,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受父亲的感染,李紫茹希望自己能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继承父亲的警号。为此,她报考了今年的广东省考,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备考警察的这条路。每天,张莉一大早起来给女儿准备好丰盛的早餐,李紫茹则带着爸爸和妈妈的期望,从早到晚地在培训机构埋头学习,晚上回来,把复习的桌椅都搬到了爸爸曾经居住的房间里。她说:“有爸爸的警服警帽在这里,就感觉爸爸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他在陪着我一起做题。”

摩挲着丈夫警帽上的警徽,经历了20多天失去至亲煎熬的张莉泪如泉涌。此刻,张莉把警嫂背后的坚忍化作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女儿的无限期望。“女儿决定走爸爸的路,作为母亲,同时也作为一名警嫂,我是非常支持女儿的。希望女儿像爸爸一样,做个正直、勇敢、敬业的人。”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