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华在户政窗口耐心地为群众办证。(梅江公安供图)
叶志华(中)在重点场所排查安全隐患。(梅县公安供图)
黄卫平在现场进行勘查、取证工作。(王海瑞 摄)
丘伟权(右)在看守所查看监控视频,掌握在押人员动态。(潘智文 摄)
刘辉泉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红色故事宣讲。(兴宁公安供图)
姓名:刘辉泉
工作单位:兴宁大坪派出所
职务:负责户政、内勤、执法办案及社区服务工作
姓名:丘伟权
工作单位:平远县看守所
职务:管教民警,负责在押人员的信息采集、谈话教育、健康报告等
姓名:叶志华
工作单位:宝华派出所
职务:副所长,解决民众纠纷、排查管控重点场所、处理盗抢骗案件、社区宣传防控等
姓名:罗利华
工作单位:江南派出所
职务:户籍民警
姓名:黄卫平
工作单位:梅州市公安局巡逻警察支队二大队四中队
职务:便衣警察
【编者按】
根据中宣部、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开展2021年“最美基层民警”宣传推选活动的相关部署,近期,梅州市公安机关广泛动员、层层推选,最终评选出10名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2021年度全市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他们中有提供贴心服务的窗口民警、有与辖区百姓心连心的社区民警、有指挥道路交通的交通民警……他们扎根基层,用负重前行换来岁月静好,用点滴行动书写最美警察故事。为此,《梅州日报》在今明两天推出2021年度梅州公安“最美基层民警”特别报道,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罗利华:
尽己所能 情暖窗口
她是罗利华,1995年从警校毕业后毅然加入公安队伍,先在刑侦大队工作了4年,接着便被调往江南派出所,担任户籍民警至今。从警26年,她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梅州市政法英模”“梅州市窗口之星”“全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尽己所能,问心无愧”是她的座右铭。
2020年6月,一位老人前来咨询孙子的入户事宜。原来,由于家庭原因,孩子出生后一直没能入户,而今到了入学的年龄,耽误孩子上学。棘手的是,孩子属于非婚生育,其父亲正在监狱中服刑,母亲也早已离家无法联系。虽可通过随父报生的方式入户,但是很多证明材料目前无法提供,老人为此急得直叹气。
罗利华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拿起电话打给了分局户政大队,详细汇报情况后,得到了需向孩子父亲所在监狱核实情况的答复。
“核实工作需要一定时间,您先回去准备其他材料,有消息了我马上通知您。”考虑到老人居住在数十公里外的松源镇,为免去其来回奔波之苦,罗利华将老人需要提供的材料详细列明清单,并留下老人的联系方式,告知其先备齐相关材料,待公安机关核实完毕再通知其前来办理业务。
老人离开后,罗利华立即着手处理,经多次函件和电话联系,一个月后总算完成了所有信息的核实工作。“这个户口若办不下来,影响了孙子上学,那可就毁了他一辈子啊!要不是你们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老人紧紧握着来之不易的户口本,不停地说着感谢。
■叶志华:
社区“管家” 心系群众
解决民众纠纷、排查管控重点场所、处理盗抢骗案件、社区宣传防控等是宝华派出所副所长叶志华的工作日常,扎根基层24年来,他共侦破1000多宗刑事案件,查处治安案件800多起,调解化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为群众办好事1080件,先后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200多件。
2021年7月,叶志华侦破的一起入室盗窃案中,案发地点在偏僻阴暗的狭小巷子内,夜间无任何照明和监控设施,无现场目击者,也没有在现场找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
正当侦破工作陷入僵局时,叶志华及时调整侦查思路,认为犯罪嫌疑人作案目标明确且作案手法老练,推断该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前必定经过精心策划,很可能具有犯罪前科。
于是叶志华会同相关部门以现场为中心对周围进行实地走访,模拟犯罪嫌疑人作案前的踩点范围,判断歹徒作案后可能逃跑的方向。经过不懈努力,叶志华很快就破获此案,及时帮事主追回被盗物品。
除了破案,做好社区防控工作也是叶志华的“拿手好戏”。“逐街逐巷实地勘查、登门入户调查走访,宣传动员有条件的辖区群众自主安装视频监控,这些都是我必做的工作”,叶志华不断琢磨思考,对症下药,加上政府主导的视频系统,率先在全市实现对辖区的治安复杂场所、特种行业、各种人员的全方位立体化管理。今年以来,辖区有效接警量稳中有降,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连年下降。
■刘辉泉:
扎根基层 智斗邪恶
从警的短短4年,刘辉泉已成长为派出所公认的业务“多面手”,负责户政、内勤、执法办案及社区服务工作。至今,其在户籍窗口累计办理各类证件6158张,出具各类证明1242张,协助其他民警抓获违法犯罪分子27人,破获刑事案件8起,治安案件13起。
刘辉泉特别善于通过刑侦技战法中的综合数据分析来获取案件线索,并从中寻求突破口。今年9月22日,兴宁市大坪镇白云村的周先生报案说其家门前的石臼被盗。刘辉泉在现场调查走访的时候,发现案发地附近有监控视频探头。他立马通过智慧新警务科技手段,连续作战18个小时,对案发地及周边几公里的视频探头进行追踪、分析,最终锁定3名嫌疑人及其落脚点。办案小组迅速出击,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就在兴宁市新陂村将3名嫌疑人抓获,并查获被盗石臼,案件告破。
2020年,刘辉泉作为创建“红色标杆派出所”攻坚小组成员,牵头组织“红色服务队”,定期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红色故事宣讲,为辖区爱国主义教育、防盗防骗宣传打下坚实的基础。2021年,大坪派出所成功创建“红色标杆派出所”,成为梅州市7个被挂牌授予“梅州市公安机关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单位”的派出所之一。
■黄卫平:
坚守使命 护民安宁
打击查处现行违法犯罪506宗,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996人,挽回群众损失数万元……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源自梅州市公安局巡逻警察支队二大队四中队指导员黄卫平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
“25年的公安工作,一眨眼就过去了,便衣警察的工作虽然重复和枯燥,但是我却越做越有兴趣。”从警以来,黄卫平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8次,获得梅州市公安局优秀党务工作者、梅江分局2002年度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站住,别跑!”随着一声叫喊,只见黄卫平飞身一跃,驾驶摩托车冲向拥堵的路段,在来往车辆的狭窄缝隙处“见缝插针”,往嫌疑人逃跑的方向追去。
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2015年,当时,梅州城区连续发生多起飞车抢夺案件,黄卫平通过对案发时间、地点以及嫌疑人特征等因素进行侦查,将嫌疑人锁定在梅县区华侨城广场一带。“实施抓捕前,我和同事先乔装打扮、伪装自己,不料准备动手时,嫌疑人临时反扑、驾车逃窜,我马上发动旁边的摩托车去追赶!”
经过一场激烈的“生死追逐”,黄卫平惊险地穿过各个障碍,最终在街头的死角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现场缴获被抢财物,为群众挽回了近万元的损失。
参加便衣工作以来,黄卫平结合梅州城区治安特点,坚持警便结合,动静结合,严厉打击街面现行违法犯罪活动,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在城区巡查,无论是城区的街头还是偏僻的背街小巷,都留下了黄卫平巡查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街小巷的各个路口、居民区的出入口,他都了然于胸、熟记在心。只要嫌疑人一出现,他马上就能反应出赶往现场的最快捷线路和需要封锁的路口。每当成功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帮助受害人追回损失的财物时,黄卫平总是别有一番成就感。
■丘伟权:
“人性”管教 “硬腕”手段
在公安监管工作中,管教工作一直是看守所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收押、巡控、提押提解等监管工作相比,操心、上火、发脾气的几率更高。而有这么一位同志,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18年,零事故零投诉,他就是平远县看守所副所长丘伟权。
作为管教民警,丘伟权同志的日常工作琐碎而枯燥:“在押人员的信息采集、谈话教育、健康报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丘伟权同志始终把监室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掌握在押人员的思想动态,坚持人性化管理。
2016年3月1日,关押在3号监室的丘某华突然昏迷摔倒在地,丘伟权获悉情况第一时间冲到3号监室,与值班民警合力将丘某华抬到医务室进行抢救。由于看守所医疗室设备有限,无法做进一步检查,丘伟权当机立断,立即拨打“120”求助,并将丘某华抬上救护车送其到平远县人民医院治疗。经过连续5个小时的抢救,丘某华清醒过来,看着一直守在旁边的丘伟权,含泪说道:“谢谢您救了我一条命,以后我会更加用心改造。”
在18年的管教生涯中,丘伟权同志不仅探索出了管理教育在押人员的各种技巧,还琢磨出了一系列处理看守所各种“疑难杂症”的诀窍:及时与弱势在押人员谈话是杜绝“牢头狱霸”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建立完善的劝拉架机制,严格执行打架斗殴奖惩制度,是减少和有效制止打架斗殴最适用的办法;建议驻所医生对查不出任何疾病在押人员的病历表上详细注明情况,执行假扮病情严惩机制,让在押人员知难而退。
文字:陈玮钰 古丹妮 吴永乐 谢瑜琳 凌如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