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献均,五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侦查中队副中队长。从警35年来,曾献均把最美好的年华岁月都献给了公安事业。53岁的他凭借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敏锐的侦破能力,参与处理各类交通事故7000多宗,用“快、细、勤、技”四字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100多起,其中包括数起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先后荣获市、县公安局个人三等功、嘉奖和表扬,多次被评为“办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快速反应
16小时侦破“案中案”
2019年10月3日6时清晨,五华县河东镇沙渴村草塘路段发生一宗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肇事车逃逸。接报后,值班民警曾献均迅速前往现场。此时天空微亮,原本寂静的国道,引来了不少围观群众,只见一名死者躺在公路上,周围没有碰撞遗留痕迹,也没有现场目击者。但在勘验过程中,曾献均发现死者胸部、手臂和大腿上的痕迹深浅不一,极有可能受到多次碰撞和碾压,可见肇事嫌疑人不止一人。
曾献均由此推断这应是一起因肇事逃逸引起的二次交通事故,为了把握破案的黄金时间,曾献均和同事立即调取附近监控及走访群众,沿线追踪。在走访了上百人,调取了60多处监控视频后,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黄某朋、胡某辉和马某金。经过十六个小时的不懈侦查和精心布控,案发当晚将三位肇事逃逸人员全部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曾队常强调事关人命,要有敬畏之心。快速侦破难案、命案,让交通肇事逃逸者受到法律的制裁,才不会辜负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五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邹苑辉说。
心细如发
一眼识破“替罪车”
“这个颜色不对,肯定不是这辆车,这个嫌疑人给了假证据。”2015年12月16日凌晨4时10分,五华县城银湖酒店门口发生的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的案件。根据监控录像拍摄的“车影”和现场留下的刹车痕迹,警方锁定了肇事车型和肇事嫌疑人的模糊图像,经过严密侦控,把潜逃深圳的犯罪嫌疑人戴某锋抓获归案。正当大家为案件取得突破高兴时,曾献均却发现了蹊跷,事故现场留下的物证痕迹比对不符,不是肇事车辆。
敏锐的曾献均意识到,这个案件并不似表面简单,在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戴某锋的表哥周某灵引起了警方的警觉。“他们当晚吃了夜宵,在一起回家的路上撞了人,但是周某灵却没有敦促戴某锋向警方投案自首,这很可疑。”通过多方取证和攻破,在事实铁证面前,犯罪嫌疑人周某灵如实交待其唆使戴某锋隐瞒事故真相,并将肇事车辆拆解掩埋藏匿事实。“每一个受害者的家属,都希望将肇事者绳之以法,我们是带着家属的期望工作,所以要对群众负责,要对自己工作负责。”曾献均说。
全心为民
获评群众好口碑
“锵锵锵!”一阵阵锣鼓声接连不断,双华镇虎石村的居民陈叔热泪盈眶地将一面写着“破案神速 执法为民”锦旗送到五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侦查中队民警曾献均手中,激动地说道:“真的多亏了你们,让我岳父得到了应有的赔偿。”2017年10月国庆期间,陈叔的岳父外出时不幸被摩托车撞倒在地,抢救无效死亡。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陈叔不仅要照顾家中未成年的孩子,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岳父突然身故,让原本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听到警情曾献均放弃国庆休假,立即投入到案件侦破当中。“肇事车辆途行径地段交通情况非常复杂,当时光查看监控都花了4天时间,最终,曾队徒步在水电站附近一个偏僻小茅屋找到肇事者,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回忆起该案件,曾献均的搭档仍记忆犹新。每一面群众送来的锦旗,每一句衷心的感谢和夸奖,都是对公安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侦查民警最大的鼓励。
▲右二为曾献均
“曾队常会跟大家分享工作经验,对疑难案件他总是‘唠叨’我们,要认真、仔细、公平、公正,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五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邹苑辉说。一道划痕、一个身影、一帧画面,都是侦破案件的关键,一纸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关乎嫌疑人是否能够定罪,关乎受害人的人身损害经济赔偿。为了确保交通事故认定事实清楚、曾献均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实行“阳光作业”、“开门办案”,有效地增强了事故处理工作的透明度,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