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大埔法院凝心聚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2022-03-22 16:44:27      来源:大埔法院

2021年以来,大埔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及“五个提升年”活动,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建设。大埔法院2021年度政法工作满意度得分96.36分,位居全省法院第二、全市法院第一。

一是改革驱动,提升司法高效性。大埔法院始终贯彻“公正执行、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的理念,积极探索预处罚机制,对被执行人发出“惩戒预警”,既增强了强制执行的威慑力,又给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的空间,最大限度保证胜诉权益。2021年大埔法院运用该创新举措促使20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积极探索以“要素式庭审”和“要素式文书”为核心的案件“要素式审判”改革,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对一些能够概括出固定案情要素的案件,进行要素提炼,并对双方当事人就案件中各种要素是否存在争议进行归纳,简化双方无异议的要素,重点审查双方当事人存在异议的要素,并围绕特定要素制定裁判文书,从而促进民商事案件审理的流程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实现案件繁简分流。2021年,大埔法院试行运用“要素式审判”,庭审时长由原来的1.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左右,文书撰写时长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为1小时左右,审判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制定巡回法庭工作实施方案,服务交通不便、年老体弱、因病伤残的当事人,将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相邻关系、宅基地纠纷、劳动争议等特殊类型案件,作为巡回办案的范围,明确巡回审理的案件以简易程序为主,在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办案周期,简化办案程序,提高司法效率。2021年,大埔法院开展巡回审判10场次,最大限度地发挥巡回审判“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工作目标,切实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

二是多元解纷,提升司法便捷性。大埔法院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设立全市首个诉讼服务站,率先实现诉讼服务全域覆盖,党员法官担任14个诉讼服务站驻点法官,并建立联动、考核、便民、督促、通报、表彰 “六项机制”做实做细诉讼服务站的运行。2021年,诉讼服务站开展诉前联调87次,法院“体外”成功化解矛盾56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89人次,网上立案辅导29人次,收转材料59份,开展普法宣传97场次,通过多元解纷深化诉源治理,把更多矛盾化解在诉前,有效缓解了诉讼案件的增长速度,新收民事案件同比降11.54%,诉源治理成效显著。全面推进调解中心建设,聘请专职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并创新家事纠纷化解路径,携手县妇联共建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成立大埔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充分发挥法院聘请的16名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熟悉社情民意优势,形成化解家事纠纷的整体合力,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21年,促244件案件在诉前调解,妥善处理各类家事纠纷295件。匠心打造特色法庭,以白土村为样本,持续打造清泉溪村、龙公坑村等多个“无讼村居”,坚持面向农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实行一案一策制定解纷方案,对“家门口”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抽查回访,并同步进行普法宣传,解答群众咨询。2021年,三个法庭共开展调解回访72人次,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司法服务,确保人民调解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期待、新需求。

三是司法为民,提升司法丰富性。大埔法院大力推行线上诉讼服务,以合法自愿为前提,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依托“粤公正”等互联网资源,提供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等在线诉讼服务,“云上法庭”同步覆盖三个人民法庭,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诉讼方式更便捷、诉讼成本更低、解纷效率更高的司法服务。2021年,网上立案232件、网上开庭57件、网上调解74件,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主动将司法救助融入服务大局工作,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对涉诉困难群众的解危济困作用,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即时审核、即时上报、即时审批,为司法救助工作提质提效,开辟农民工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对涉及拖欠农民工资、工伤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一律优先办理。2021年,大埔法院为14名经济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207122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制定网拍工作流程,规范节点操作,从调查、查封、腾房、评估、拍卖全流程进行跟踪,对产权清晰、权属无异议的财产引导当事人通过议价、网络询价方式进行评估,节省时间,加快网拍进程,切实解决资产变现难题,提高司法拍卖实效,提升执行质效。2021年,利用网上拍卖平台拍卖执行标的物,成交39件,成交额2471.13万元,溢价率18.18%,较好地维护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大埔县人民法院

2022年3月22日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