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无讼村”的法治密码

2022-12-05 08:45:43      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民法院推动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大埔县人民法院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最末端,建立“14+8+6+2”多元解纷机制,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精准服务,从坐堂判案到田间解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矛盾纠纷化在诉前

今年10月25日,梅州市大埔县第6个“无讼村”挂牌,在此之前,大埔法院与5个村共建的“无讼村”,已连续3年保持零诉讼记录。

在一座正在修缮的老屋前,黄坤伟正联合当地调解组织调解一起通行权纠纷。

黄坤伟是光德镇诉讼服务站的驻点法官,每月他都会和镇司法所所长刘煜强一起,研究解决近期了解到的村镇纠纷。

“都是同个家族,修缮祖屋是好事,大家要心平气和,好好沟通。”黄坤伟用拉家常的方式,引导双方说出诉求,并适时把法理、亲情融入谈话中。经过调解,出钱修缮的一方同意将钥匙留多一把,方便进出,另一方也对修缮行为没了意见。

“以前遇到什么矛盾,我们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有法官的参与,调解的成功率高了,群众也更信服!”刘煜强感慨道。

诉前解纷,了解情况是基础,形成合力是关键。近年来,大埔法院与县司法局、县工商联、县妇联等单位合作共建14个乡镇诉讼服务站、8个诉讼服务点、6个“无讼村”、2个多元化解中心,协调16个调解组织、25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调解平台。

今年1月至11月,大埔法院参与调解案件983件,诉前调解成功664件,同比上升了61.17%;新收案件2775件,同比下降了5.32%。

普法宣传沁润人心

出大埔县城一路向北,车行49公里,便进入丰溪林场溪上村。公路两旁青山连绵,不时能见到几户人家正在田间劳作。

得知法官要上门做普法,丰溪林场党委副书记饶拱辅十分高兴,“法官同志送法到我们林场咧!”

为了做好这场普法宣传,林场诉讼服务点驻点法官张永光认真做了一番调研:林场常住居民以留守老人为主,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重点。

“阿伯,现在骗子可精了,要是听到说您亲人住院急用钱,您可先别急……”

“阿姨,有人叫你投资养老项目,千万不要信,凡事和家人子女多商量……”

张永光等人选取了老年人身边常见的多个养老诈骗案例,通过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耐心为老人讲解。

群众需求在哪,普法就到哪。巡回审判、主题日普法、送法进校园……今年以来,大埔法院的法官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68场次,约1.22万余人次从中受益。

“现在明显能感受到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做事之前能先考虑风险后果,或者向驻点法官咨询,用法律来解决问题!”饶拱辅笑言,他的压力小了很多。

而包括张永光在内的驻点法官们,也有他们的期待,“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无讼村’的牌子能挂满大埔每个村落。”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