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护未成长 一路童行!梅州公安推进青少年法治工程,完善多维多边法治教育体系

2022-12-26 17:25:00      来源:梅州日报

“拿命秀车技,抓得好!”一段时间来,“鬼火少年”深夜“炸街”组团飙车,深深困扰着丰顺城区的居民,所幸公安机关及时查处,并依法处罚、教育了参与飙车的未成年学生。

2022年,梅州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了“引航青春·守护万家”青少年法治系列工程,进一步完善“民警-学校-学生-家长”的多维多边法治教育体系。通过打击、管控、教育、挽救等综合举措,梅州公安不断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精确打击一批屡次作案、屡教不改的涉案未成年人,最大程度地教育挽救了一批涉案未成年群体。

民警进校园宣讲防欺凌知识。(何志林 摄)

开好两个法治课堂

多警种宣传教育

12月5日,大埔县公安局根据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线索,在大埔县湖寮镇捣毁了一个利用公共场所网络、固话线路接入语音网关为诈骗集团提供通信条件的团伙,现场抓获4名未成年人,收缴语音网关设备5台。“近年来,在我市打击的涉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中偶有发现未成年人的身影,其手段智能化、组织团伙化,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根据发展形势,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梅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围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趋势,聚焦青少年学生法治安全漏洞,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探索、升级“警-家-校”“警-社区-家”“警-媒”等多种模式,组织民警参与到青少年法治工程中。民警作为各学校的法治教育联络员,主动深入辖区学校,围绕“断卡”行动、预防毒品、反邪教等内容,开展普法教育、法治互动、安全演示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法治课堂。相比线下的课程,网课则更具主动与便捷,可实现跨时空、跨地域、广覆盖。通过积极打造“‘公益网课’+融媒体中心”的传播运作模式,今年4月,由梅州公安制作的首期网课《向学生欺凌说不》在线浏览人数超80万人次;印制的《青少年警讯》反欺凌专刊5万份,广泛张贴、发放于全市各中小学校。“共建法治校园·远离欺凌行为”反欺凌专题教育见行也见效,据统计,与2020年、2021年相比,今年我市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数分别下降8.91%和6.45%。

首期公益网课在全市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者、家长中广受好评,梅州公安又陆续推出防溺水、防拐骗、交通事故防范等专题公益网课。“下一步,我们将与教育部门联合建立‘平台-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平台’‘一课一评’的双循环信息输送与反馈渠道,打造更多精品网课。”梅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民警丛志广说。

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梅州公安守护孩子们成长。(汤锐虹 摄)

打造实践教育基地

各部门联动帮扶

7月,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前来开展红色教育研学的学生们。参与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的同学们在旧址内追忆了公安英雄的光荣事迹。“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样的思政体验调研活动,比纯粹的课堂学习更具操作性与实践性。”东山中学教师黄柳苑说。今年来,聚焦互动体验,发力青少年法治实践阵地建设,梅州公安积极打造法治教育“实践课”,在梅州市警官培训学校专门设立少年警校总校区,在市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设立两个分校区,拓展课外学堂,以实体化的警营体验教育实践构建互动教育新渠道。

而在梅江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针对涉案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科学矫正等观护帮扶措施也有条不紊地开展中。即将从教育基地“毕业”的小邓感慨地说:“以前厌学、混迹社会,总觉得没有人喜欢我,到基地学习后,慢慢自律了,现在才发现,自己也有很多闪光点!”

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学生正在接受法制教育课程学习。(张劲夫 摄)

数据显示,教育基地自成立以来累计接收未成年学员334人,教育转化率达67.06%以上,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今年4月,兴宁市公安局查获一起盗窃摩托车案,6名未成年人涉案被抓。办案民警及时联系了他们的监护人与学校老师,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逐个做好台账:“我们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提醒监护人、工青妇、学校等对涉案未成年人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帮扶教育。”近年来,为推动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梅州公安机关不断尝试多部门联动治理。如与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社区积极对接存在违法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的家庭,建立涉案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档案。联动机制下,多部门积极聚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和救助未成年人等工作,以“一人一策一团队”的模式,打造强而有力的多部门联合护“未”“盾牌”,帮助“迷途少年”走出“迷惘”。

开拓权益维护平台

全社会共同参与

4月11日,“平安厅”梅州公安局长信箱收到一封来自梅县区居民姚小姐的来信,称在某社交平台上发现一段学生被殴打视频,根据视频内容特征,其判断事件发生地应在梅州,希望相关部门关注并调查。根据“平安厅”信箱掌握到的线索,梅州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快受理、快立案、快侦办、快破案”和“专班负责、专人侦办、专业办理、专区取证”的“四快四专”打击破案机制,对欺凌视频内容进行核查及案件侦办。鉴于视频中涉案的是两名有欺凌前科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已将两人送往梅江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进行管制教育,同时联系了学校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受害人进行了心理疏导。校园安全系万家。多年来,梅州公安高度重视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和学生欺凌案事件处置工作,通过深化数字化改革,联动全社会力量,全力加大涉校安全问题的管控力度。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阅览《青少年警讯》。(何志林 摄)
       去年以来,梅州公安机关创新建设“校园安全信息平台”,将各校安全信息纳入系统集约管理,综合评估人防、物防、技防各项指标,以红黄绿“三色”标签对各学校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对学校安全风险实行分类动态评估与及时督促整改。今年,“校园安全信息平台”增加了校园欺凌线索举报和涉校矛盾纠纷上报功能,同时,梅州公安充分发挥“平安厅”梅州公安局长信箱和网上网下合成作战平台的优势,积极调动全民共同参与平安校园及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今年来,在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群体、共同参与法治梅州、平安校园建设的浓厚氛围中,梅州公安先后排查、解决涉学生案事件线索75件,妥善处理相关网络舆情137条,借助各新媒体矩阵平台发布相关推文569条,并连续9年开展“红丝带”志愿护航高考学子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肯定与积极参与,社会效应实现了新的提升。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