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善举
创新设立“功德银行”
大埔县湖寮镇莒村村全景图。
听闻大埔县湖寮镇莒村村有家特殊的“银行”。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莒村看到,村内公园、广场、农耕文化馆、古民居群等串珠成链,镌刻着“长寿功德银行”六字的雕花长廊坐落在同济桥上,格外引人注目。自2019年以来,“功德银行”已成为莒村实现德治善治的重要载体。在它的辐射带动下,莒村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主基调,探索出“五事工作法”、积分制、红黑榜等治理模式,充分凝聚干群乡贤的力量,走出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子。
大埔县湖寮镇莒村村是“广东省古村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海内外乡贤众多。
弘扬善举 创新设立“功德银行”
“功德银行”的创设,源于莒村党员干部的一次外出学习。“2019年,我们村干部到浙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做法,发现当地各家各户门口都挂着‘功德本’,用于记录好人好事。浙江乡村德治善治的经验做法,给我们很大启发。”莒村党支部书记陈增金说,学成归来,村“两委”班子决定将“功德银行”引进莒村。
莒村设立梅州首家“功德银行”,是一座长30米、宽6米的雕花长廊。
“功德银行”成为莒村实现德治善治的重要载体。
2019年9月,梅州首家“功德银行”在莒村“开张”了,以桥梁为基础打造的“功德长廊”长30米、宽6米,石柱石梁上镌刻着热心人士的芳名和捐资情况。“捐资1万元以上者可在‘功德长廊’刻碑留名,捐资1万元以下者则登记在‘功德簿’上,得到乡贤、村民,甚至是外乡人的支持,善行义举不断接力。”陈增金说,截至目前,“功德银行”累计筹得630多万元善款,用于村内建设、养老助残、扶贫助困、奖教奖学等公益事业,村容村貌大幅改善、乡风文明更加和谐。
“功德银行”石柱石梁上镌刻着热心人士的芳名和捐资情况。
为扩大“功德银行”的示范效应,莒村还探索推行积分制、设置红黑榜,全面丰富乡村自治形式,让村民有展示自我的窗口。陈增金说,莒村户籍人口有1000多户,深化村民自治尤为重要,“下来,我们将利用小程序推行积分制。村民以户为单位,自主申报所做的好事善事可得积分,存在不文明行为则由评委扣分。每户积分将与村民的政治待遇、评先选优、经济待遇等挂钩,从而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推行善治 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维修损坏水圳、修建文昌塔、康庄路硬底化……日前,经村民票选,莒村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新鲜出炉。2019年以来,莒村通过“五事工作法”(村民提事、两委定事、参会决事,组织推动项目化办事,公众评事),每年组织村民代表大会票决,确定村委10件民生实事,同时,全村28个村民小组分别至少办成1件民生实事。湖寮镇宣传委员、驻村领导古碧梅说:“如此一来,莒村每年至少能完成38件民生实事。年底,由镇党委、村委、村民小组、村民组成的‘评议团’还将到现场观摩打分,以‘一史两校三宣四馆’(一部史书、两间百年学校、三个宣传阵地、四个展馆)为载体扩大宣传,真正做到项目群众选择、过程群众监督、成效群众评价。”
热心村民何峦善把所见所闻写成游记,刊登在村报上,宣传家乡故事。
民生实事办妥,群众点赞叫好。“我每天都到小公园散步或骑自行车,回到家把所见所闻写成游记,投稿给百年村报《骥风》和《培声》,本村村民、海内外乡贤都能看到家乡变化。”71岁的村民何峦善一边介绍,一边乐呵呵地展示已刊登的《骑车乐游环村大道》等文章,他说:“村委号召力、凝聚力强,办成了许多实事,我们村民得实惠,自然也会更加支持乡村建设。”
莒村的百年村报。
得益于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莒村的村容村貌愈发亮丽、配套设施持续升级。近两年来,该村吸引200多人返乡居住或创业,水稻、烤烟、果蔬、光伏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陈增金表示,莒村将突出党建引领强队伍、产业引领强发展、项目引领强服务、文化引领强乡风,全力建设示范强、模式优、多样化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党建聚拢民心,推动莒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中共梅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Copyright © 2019 www.mzzf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机关路9号 电话:0753-2250682 传真:0753-2250682 E-mail:mzswzfw@163.com 粤ICP备19013797号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1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