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平安法治建设】梅县区加强法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2023-07-19 09:50:37      来源:掌上梅州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近年来,梅县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法治梅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等,以实干担当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全面依法治区统筹力度不断增强、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切实增强、法治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梅县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图片

随处可见的法治宣传栏,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学到法律知识。

聚焦人民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感谢工作人员对案件达成调解所作的努力,我愿意撤回行政复议申请。”今年4月,得益于调处及时、方法得当,梅县区松源镇村民王某主动撤回其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对该案作出终止审查决定。至此,该行政争议案件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申请人王某因其与他人共有的老屋未经得其同意被拆除,故向当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经过调查作出处理决定,王某对派出所的处理决定不服,向梅县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联合梅县区公安分局、属地派出所和司法所,结合引发纠纷的缘由、情节及后果多次向当事人做工作,释法、说理,找准化解矛盾的切入点,研究妥善的解决方案。最后,双方接受了调解并达成了调解协议。
近年来,梅县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宗旨,把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化解矛盾,督促问题整改,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行政复议公信力不断提升。今年,行政复议案件调解率为29%。

图片

梅县区认真督导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梅县区委依法治区办 供图)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梅县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聚焦“人民”这个中心,在服务保障人民合法诉求、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此同时,梅县区委依法治区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中枢作用,坚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为区委、区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当好参谋助手。

此外,梅县区还不断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等法律事务中的“智库”作用。今年上半年,政府法律顾问累计提供法律服务90多件。

聚焦基层  提升依法治区水平

日前,梅县区丙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围绕辖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问题,有序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监管水平。“自从成立执法队以后,执法力量集中,执法也更加科学规范,速度、效果都有了极大提升。”梅县区丙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叶辉说,目前队里有近20名行政执法人员,设立了3个中队,实现镇域内“一支队伍执法”。

图片

丙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走进商铺检查。

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打通行政执法“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自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梅县区积极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执法相关制度和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执法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快更精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提高行政效率。
为有序推进县级行政执法职权下放,提高队伍履职能力,梅县区委依法治区办组织全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围绕行政执法基础理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民法典对行政执法的新要求、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应用、乡镇行政执法实务、行政执法信息化及规范化、行政复议制度及新行政处罚法等内容进行了8次培训,同时全面推进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进执法办案的规范化、程序化。

今年以来,梅县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梅县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并召开梅县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全面部署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同时,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不断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工作格局。

聚焦普法  法治宣传走深走实

山歌对唱《叶帅故里 法润梅县》、朗诵《法治的天空》、小品《法网难逃》……今年3月底,由梅县区司法局、梅县区普法办主办的2023年梅县区“叶帅故里 法润梅县”法治文艺演出活动走进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300多名企业职工送上一份“接地气”的法治文化大餐。现场还设立法律咨询台为职工现场解答法律问题,并通过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与观众互动,让职工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法律知识。
在梅县区开展的2023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送法进校园活动中,宣讲人员围绕《认识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增强法治观念 预防学生欺凌》《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无毒青春 绿色人生》等内容,通过线下加线上的方式,采用法律科普、视频观看、问答互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为全区四年级至九年级共7万余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普法课。

图片

在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中,检察干警向学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类似这样生动又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在梅县区并不鲜见。近年来,梅县区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不断壮大守法普法队伍,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守法普法工作质效,营造“抬头见法、处处有法”的浓厚氛围。为深入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梅县区委依法治区办今年还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梅县集中宣传活动的方案》。

为增强普法行动力,梅县区还全面铺开“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教育活动、专题普法宣传活动、“暖企护航·法治体检”专项活动、法治宣传六进活动等。“‘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群众身边,随时找得着、用得上,在法治宣传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梅县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共培养了623名村(社区)“法律明白人”。

聚焦乡村  法治赋能乡村振兴

“法律和人生相伴,法治与文明同在”“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守法第一条”……行走在扶大高管会三丰村,随处可见的法治文化宣传栏无不提醒着村民们要崇德向善、学法用法。目前,三丰村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法律援助点,培养4名“法律明白人”、配有1名村法律顾问、1名人民调解员、建有一支由村民组成的普法宣传队伍,以法治力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感谢陈律师,我终于弄明白了,要不是今天来村里咨询驻村律师,我这个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在三丰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向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近年来,三丰村通过开展驻村律师进乡村法律援助服务,有效化解和减少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更提高了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理念。去年,三丰村成功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图片

在扶大高管会三丰村,村民在向驻村律师咨询法律问题。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三丰村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契机,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法治培训。”梅县区司法局驻三丰村第一书记陈玉琴说,接下来,三丰村将以保障乡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重点,落实相关政策,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健全便民措施,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梅县区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坚持把法治乡村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谋划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基层治理效能,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