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梅江法院大力实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程,加大执行力度兑现企业胜诉权益,主动延伸职能靠前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助力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尽最大努力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某地产公司在开发一商住小区过程中,拖欠了15家施工企业的工程款、材料款合计将近1200万元,被施工企业起诉到梅江法院。此案经法院判决后,地产公司一直没有支付拖欠的款项。
“如果拿不回工程款,业务开展不起来、工人工资付不出,我们以后将难以生存。”今年初,15家企业陆续向梅江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各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心里都很着急,三天两头向法院追问执行情况。
梅江法院通过多方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地产公司债务缠身,既有金融机构债务又有其他债务,没有可供执行财产,但是该公司的商品房预售资金账户中有大量资金。由于该账户并非普通账户,无法直接强制执行。执行员便积极与该账户的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最终获得了有关部门支持,梅江法院依法从该账户中划扣了足额资金,付清了15家企业被拖欠的款项。事后,相关企业给法院送上锦旗致谢。
“今年以来,我院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保持高压态势,依法运用各种线上线下强制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企业的胜诉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梅江法院执行局局长涂军荣介绍。据统计,今年1至8月,该院共执结涉企案件356件,为企业追回账款2.86亿元。
“活封活扣”助企业翻盘
今年2月,主打本地特色产品的某公司产品销售欠佳,无法按约支付货款,被材料供应商告上法庭。案经法院判决后,对方申请强制执行,由于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公司的厂房设备即将被拍卖以抵偿债务。
“如果厂房设备被拍卖,公司就没有了希望,再也无法翻身了!”该公司负责人温先生对此忧心忡忡。
为了不让一家经营多年的企业就此倒闭,梅江法院执行员到公司了解评估经营状况,发现该公司目前承接了不少订单、产品销量见涨,于是决定采用“活查封”方式,给设备贴上封条以禁止擅自处置,但允许其继续生产。在执行员主持下,该公司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暂不拍卖厂房设备,让公司赚到钱后再还款。
半年后,该公司完成了多个订单,收回的资金不仅如约支付了拖欠的货款,还付清了16名工人的欠薪17万多元。
“对于被执行人企业的财产,我们尽量采用‘活封活扣’方式,使其能够继续生产经营,让企业起死回生、盘活资金、还清债务,达到多赢的效果。”梅江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李冠华介绍,今年以来,该院对5家被执行人企业采取这种方式,促使17宗执行案件达成执行和解,总额超3000万元。
延伸司法职能靠前服务
“公司在生产经营、劳务用工、供应购销、场地租赁等方面有无遇到困难和法律问题?”“近年有无与其他企业或个人产生过法律纠纷?”梅江法院肖俊峰法官来到东升工业园区的某电子公司的车间里,一边参观公司的运作情况,一边与公司负责人交流,了解公司的司法需求。
今年以来,梅江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在东升工业园设立法官服务点,靠前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肖俊峰就是这个服务点的驻点法官。“我们向园区全部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充分了解企业有哪些‘需要的’‘想要的’‘急要的’司法服务。”肖俊峰介绍,此次调查问卷征集到了24条意见建议,已逐项研究解决、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中。
司法暖企护发展。记者从梅江法院获悉,该院今年推出多项涉企诉讼服务举措,其中包括设立“一园区一专班”,对涉及东升工业园企业的案件实行专案专办;在诉讼服务大厅开设绿色窗口,对涉企业诉讼服务事务实行一窗通办;开通涉企诉服专线,法官为企业“一对一”解答法律问题;设置意见建议收集平台,建立了“一企一档”,持续跟进解决企业问题,等等。“我们持续开展‘司法暖企’行动,做实做细涉企诉讼服务,不断增强企业的司法获得感。”梅江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宋嘉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