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动态

让“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成为群众第一选择!梅江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2025-05-12 09:49:20      来源:掌上梅州

遇到矛盾纠纷,不知去哪里调解;想要咨询法律问题,不知去哪里问个清楚……群众面临的这些问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均可得到有效解决。梅江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构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区、镇(街)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作,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推动矛盾纠纷在“最多跑一地”中实质化解。

阵地建设:从分散到集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走进梅江区综治中心,门口的综治中心工作体系导图格外显眼。该图清晰标注了各镇(街)综治中心、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地址及联系方式,为群众指引了便捷的矛盾化解路径。

图片

梅江区综治中心工作体系导图

据悉,梅江区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立了区级综治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区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供政策指导等。区委平安办也制定了相关文件,从场所设置、人员配备、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等多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为该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作提供指引。

目前,梅江区综治中心已正式挂牌,辖区7个镇(街)的综治中心也实现了实体化运作。

这里实现从单元分散到系统集成。梅江区将区综治中心与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充分整合,设置综合服务窗口以及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综治中心工作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分区。

图片

梅江区综治中心综合服务窗口

这里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梅江区综治中心统筹调动各方面资源,安排政法委、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住建等单位工作人员常驻,教育等13个单位根据安排轮驻,其他相关单位则根据具体矛盾情况随叫随驻,不断充实服务力量。

金山街道某楼盘曾发生办证难纠纷,街道综治中心迅速统筹力量,摸排汇总受损人员信息,紧密围绕业主的利益诉求及问题,组织有关单位先后召开8次分析研判会、6次多方协商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近百人次,从情理法多个角度开展针对性疏导,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

“综治中心实行‘一扇门’受理、‘一站式’化解模式,为群众提供纠纷化解、信访诉求、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各类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梅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软件配套:从单轨到多维,完善“全链条”治理体系

在西郊街道,电梯维修人员黄某在维修某公司电梯时不幸身亡,其家属与公司负责人争执不下。西郊街道迅速启动诉前联调工作机制,综治中心、司法所、诉讼服务站分工协作开展调解。各单位工作人员通过释法析理,成功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梅江区法院还对该协议进行审查,作出“协议有效”的民事裁定,并督促履行义务。

梅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区综治中心负责协调落实督促“1+6+N”工作体系中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来落实各项机制,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登记受理、先行调解、研判风险、分类流转、跟踪督办、案结事了”等闭环流程,有效推动了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3月,梅江区依托区、镇两级综治中心,成功受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300件。

在城北镇五洲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每天发现都有临时摊贩在消防通道乱摆卖,影响通行和安全。网格员随即将该情况上报至“粤平安”平台,平台迅速流转至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立即联系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前往实地查看情况,并当场进行整治和劝导。在后续的“回头看”检查中,相关地点未再出现占消防通道经营的情况。

据悉,梅江区利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搭建区、镇、村三级“平安视频监控+云广播智能平台”,通过科技赋能、风险预警、服务延伸“三位一体”,为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与化解处置、重大事件追溯还原和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据统计,自2024年以来,梅江区通过“粤平安”云平台共录入和上报网格事件1.6万多件,办结率达99.45%。

梅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区级综治中心为枢纽,持续优化资源整合与服务供给,按照“5+2”规范化的要求,基本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作,确保能用、实用、管用,保证群众诉求“事事有人管、件件依法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有矛盾找综治中心”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之地,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