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动态

蕉岭创新金融领域基层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模式 深化“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

2025-08-12 11:42:27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蕉岭政法

导语:近年来,蕉岭县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入推广“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积极与金融等相关部门合作,将金融消保服务深度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风险防范前移、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中国银行保险报报道:

正文  

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委政法委、蕉岭县公安局、蕉岭县财政局、蕉城镇党委等单位支持下,蕉岭金融监管支局近日推动全市首个“客家·邻里”金融社区服务站在蕉岭县蕉城镇桂岭新区社区居委会挂牌成立。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揭牌仪式后,银行、保险机构的金融志愿者共同为社区网格员、小区居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培训。“现在家门口有了这个服务站,有不懂的金融问题能随时问,心里踏实多了。”居民李女士说。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只有把基层基础打牢,才能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蕉岭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蕉岭县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在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创的“客家围屋定分止争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的典型,这些都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发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上述负责人表示,蕉岭金融监管支局主动作为,联合蕉城镇政府创新创建“客家·邻里”金融社区服务站,将金融安全知识宣传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这既是对蕉岭县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有益补充,更是部门协同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

“客家·邻里”金融社区服务站揭牌仪式现场。机构/供图

守护群众“钱袋子”

蕉岭金融监管支局高度重视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推动成立蕉岭县防非打非专责小组,在日常开展涉非法金融活动“扫楼扫街”风险排查工作基础上,加强与防非打非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健全完善信息共享、联合会商、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切实履行防非打非职责,防范金融风险。

早在今年5月,蕉岭县防非打非专责小组在蕉城镇发现某公司疑似从事非法集资活动,蕉岭金融监管支局与蕉岭县公安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跨部门检查组开展联合行动,依法取缔该非法集资风险场所。

蕉岭金融监管支局负责人介绍,“客家·邻里”金融社区服务站,将金融消保服务工作向前延伸,旨在促进金融消保服务深度融入蕉岭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组织建在社区、服务落在邻里、纠纷化解在一线”的金融消保服务体系,更好地守护广大群众“钱袋子”安全。

据悉,金融社区服务站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四项:一是常态化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讲座、线上群组等形式,定期发布金融知识及反诈、防非警示案例。二是风险信息收集与上报,主动收集社区内涉嫌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关注老年人、学生等重点人群异常金融行为,对收集线索进行初步甄别后上报。三是协助矛盾调处,对简单金融消费纠纷进行初步调解、记录,引导涉及复杂问题或涉嫌违法犯罪的纠纷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四是资源对接与信息反馈,收集居民基础金融服务需求,链接正规银行、保险资源,定期反馈工作动态、居民关切及难点问题。

“该服务站以构建‘政府主导、金融协同、社区参与、科技赋能’的基层金融安全治理体系为目标,将依托‘社区书记+社区民警+金融网格员+小区物业负责人’四方联络群,整合金融机构与社区力量,定期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摸排非法金融活动线索,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下沉、风险防范前移、矛盾化解在基层,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注入金融动能。”蕉岭金融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