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宁市人民法院叶塘人民法庭审判团队来到叶塘镇下径村勘查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现场。
叶塘法庭干警现场勘察相邻通行纠纷诉争巷道情况
祥伯和华伯祖上同为一家,5年前因巷道通行问题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以致矛盾升级、反目成仇,经村委多次调解未果,祥伯将华伯诉至法院。通过现场勘查以及向村委了解情况,承办法官了解到,虽然当前双方矛盾焦点集中在通行权益上,但背后涉及两家多年的土地界址、墙体建设、水管排水等矛盾纠纷,若只着眼于通行权益下判,可能会埋下隐患,致使一案结而多案生。
如何“一揽子”解纷?法官认为,本案宜调不宜判。经过了解,两位老人均有调解意愿,但他们各自固执己见,而陪同而来的子女则表达了相对理性客观的意见。承办法官意识到,调解的突破口在年轻人身上。
叶塘法庭干警到当地村委了解两家纠纷情况
为更好地说服两家人接受调解方案,审判团队制定了覆盖通行、用地、排水等关联矛盾的综合性调解方案,并邀请双方当事人子女来到村委,再次开展调解。在法官释法明理下,双方子女对方案表示认可,回去会努力做通自己父亲的思想工作。
“阿爸,我们祖上就是一家,如今为了这点小事闹成这样,一点也不值当。”“对啊,一条小路来来往往的,大家各退一步人人都好……”
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协议达成一致,案件成功调解
子女有心解决,双方当事人也不愿再为此事闹得亲戚成仇人,加上调解方案从根本上一次性解决多个问题,两位老人终于点头同意。仅用6天时间,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这场多年积怨终于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