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稳定

百姓心声“厅”得见!年过半百的她告别“黑户”

2021-10-04 09:49:20      来源:掌上梅州

“事情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感谢‘厅长信箱’倾听我们老百姓的心声。通过母亲办理户口这件事情,让我真切感受到公安机关为民办实事的真心和付出的艰辛。”10月3日,笔者联系上正准备从深圳回老家梅州五华的黄伟平时,他这样说道。

一封满怀期待的电子邮件

“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我叫黄伟平,今年27岁,籍贯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阳镇。因各种原因,母亲古丙华一直没能入户,以至无法缴交养老保险……请领导帮助办理,期待领导的回复。”

这是一封特殊的电子邮件,是一封寄至互联网“厅长信箱”的电子邮件,字里行间透露着作为一个儿子,为了解决母亲的户口问题,心里满是着急和期盼,还有对“厅长信箱”的一份信任。

8月18日,省公安厅“厅长信箱”工作专班收到黄伟平发来的邮件后上报至厅领导。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杨日华对此专门作了批示,要求迅速核查相关情况,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当日,这封邮件从省公安厅转至梅州市公安局,最终流转至五华县公安局。五华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政江高度重视,当即召集该局“局长信箱”工作人员和治安大队户政中队、华阳派出所民警,认真研究解决古丙华无户口问题的途径。

一场寻根问底的艰辛之旅

根据黄伟平提供的信息,8月18日,五华县公安局派员与正在深圳上班的黄伟平了解核实相关情况。

原来,黄伟平的母亲古丙华,是华阳镇连高村人,1986年“嫁”给邻近的华南村黄新其为妻,按农村风俗“过门”,未办理结婚手续,一直生活在一起,夫妻二人共同生育有两个儿子。古丙华的父母均已故,娘家还有哥哥和弟弟等人。

同日,华阳派出所联系上古丙华,从中了解造成其“黑户”的原因。1986年,时年22岁的古丙华从连高村“嫁”至华南村时,娘家人以为她在华南村登记户口,而她自己又以为娘家那边有户口,后来才知道自己是“黑户”,以前觉得户口作用不大,这些年才发现没有户口,在生活上非常不便。

五华县公安局按照相关规定及程序,启动快速办理机制,第一时间受理了古丙华无户口人员入户手续,走村串户寻找古丙华的娘家人及其他知情人制作调查笔录,收集古丙华的血样、指纹及照片,进行DNA检验及入库进行打拐比对工作。

一段充满温情的警民之情

10月1日,是古丙华告别“黑户”的日子。这一天,她接到了华阳派出所的电话,得知自己的户口问题已经解决了,回想自己此前因为没户口时面临的窘境,不禁感慨万千。

“多谢警察同志,现在有了户口,我儿子说国庆假期过后就带我和老伴去补办结婚手续。有了户口,我就可以买医保、买养老保险,生活更有保障了……”10月2日上午,在华阳派出所,拿着户口本办理完身份证的古丙华开心地笑道,并将一面“热心服务办实事,排忧解难办户籍”的锦旗送给民警,籍此表达自己的深深谢意!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