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中奖的电话可不要轻信,昨天隔壁村就有人因为这个被骗了5万元。”“小妹妹,陌生人给你糖果饼干,不要随便乱吃哟,更不能因为陌生人两三句话就跟着他乱走。”……近日,兴宁市永和镇的客家细妹志愿者服务队,如往常一般穿梭在交错纵横的村道上,耐心地为周边的居民群众进行宣传。当看到她们的身影时,不少村民亲切问候一声,或者熟稔的和她们说着近况。
“永和镇的特点就是青壮年男子外出务工多,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多。女性共情能力强,做工作细致,能在细微处发现矛盾与需求,这让她们在调解纠纷时有着天然的优势。根据当地社会治安管理特点,我们邀请各村的留守妇女共同为镇上的群防群治工作出一份力。”永和派出所所长曾繁东说,2021年初,兴宁公安局永和派出所发动当地留守妇女成立“客家细妹志愿者服务队”。客家细妹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之初,以派出所社区女警罗茜为队长,以妇女干部为成员。
成立后,她们以女性独有的温柔细腻、亲和力强等优势,及妇联组织团结力强的作用,逐步将各村留守妇女吸收进队伍中。如今,队伍成立一年,志愿者队伍从最初寥寥数人,现在已逐渐壮大到135人。“我们平时在家都是忙着带孩子、照顾老人和家务劳作,加入服务队可以在闲暇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要支持。”客家细妹志愿者服务队“元老”志愿者黄翠芳说,看见越来越多妇女加入队伍,犹如看见孩子逐渐长大,很自豪。
志愿者们感到自豪背后的底气是,一年来,她们深入村庄、田间地头,走门串户,摸查需求与矛盾,宣讲法律法规,服务一批批困难群众,帮助找回走失儿童20余人次。去年1月,服务队队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成鹊村何女士14岁女儿没有户口后,与罗茜讲述这一情况,罗茜等在摸清情况后积极与各部门协调,直至成功解决何女士女儿14年黑户问题,为小女孩成长助力;去年11月,派出所遇到一起因小孩的噪音引发的邻里纠纷,服务队队员上门做两家的工作,设身处地谈看法、聊家常,成功化解两家的矛盾……“经常看到服务队队员下乡,她们做工作做到大家心坎里,在我们有需要的时候,及时响应支持。”永和镇大成村村民张桂英说,她的婆婆已瘫痪在床多年,服务队和民警经常上门问到是否存在困难,给她生活增添一份暖意。
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
通讯员:谢瑜琳 张劲夫
图片:何志林 周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