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茶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浓,茶农们进出茶园都能遵守交规,乘坐安全交通工具,办一个企业只要不发生意外事故,就是最大的赚钱。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遵守交规,守住农村经济发展安全底线。”4月7日,五华县交警大队民警走进五华县龙村镇登云嶂云雾茶叶园,检查茶园交通安全设备,并向茶农们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向企业和员工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是梅州公安交警护航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梅州公安交警部门立足职能和工作实际,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民意、效果、问题“三个导向”,努力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坚持民意导向 深化车管服务
“只要带着证件到车管所办证大厅办理就可以,不用填写表格,受理后半小时可领证。”在一次进企业宣传中,饿了么配送员钟先生向民警咨询如何更换驾驶证。
“我们外卖派送员,时间就是金钱,车管部门快速办证举措太方便了。”钟先生拿到新的驾驶证,开心地说,“之前担心换证很麻烦,一直抽不出时间换证,刚好民警进企业宣传,就顺口问了下,没想到现在车管所办理业务这么迅速,几分钟就搞定了。”
在“放管服”方面,梅州公安聚焦民意导向,推出系列便民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为减少排队时间,帮助企业负责人快速办理车管业务,市交警车管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企业负责人使用手机“交管12123”APP,通过线上申请办理,大幅减少了企业办理车管业务时间;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员工大多以摩托车出行,车管部门推行摩托车驾驶证“一证通考”,申请人可凭身份证即可办理申领……
“没想到民警会走进园区给我们老百姓上课,还手把手指导我们使用‘驾考一点通’APP练题,这个服务太贴心了。”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李阿姨说。
在车管考试服务上,梅州各县(市、区)实现“送考下乡”,企业员工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就近考场参与考试,这也为偏远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坚持问题导向 强化道路安全
“抓好企业源头管控,就是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近日,梅县区交警大队组织民警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源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包括排查辖区道路安全隐患,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把隐患消除在源头。
常态化开展企业隐患排查,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安全进行。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要求全市交警部门常态化走进客货运输企业,检查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企业是否有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并制作台账、驾驶人是否持证上岗或具备合格驾驶证等,通过系列检查,提升企业管理人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我们不定期到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一方面能引起办企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视,另一方面,针对违规行为,我们会通过规范劝导、走访约谈等形式,引导企业树立自律意识。”梅县区交警大队民警温京说。
此外,针对公路桥梁、陡坡急弯及事故多发易发地段等路段,交警部门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通过联系相关部门在重要路口竖立警示牌、重点交叉路段增设临时红绿灯,主要通行干道泥沙路改造水泥路等,确保运输企业车辆出行安全。
坚持效果导向 提升安全意识
为了及时送餐,外卖骑手时常忽略了交通安全问题,抢道、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时有发生。
对此,交警部门以效果为导向,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制定措施鼓励骑手更换合规达标的交通工具。同时,组织企业外卖骑手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培训,结合骑手出行特点,以案宣法促改,做一名文明守法的配送人员。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课堂说教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梅州公安积极走在创新前沿,在梅州市梅县区扶大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利用前沿的3D、VR等科技手段,将交通安全教育从“说教式”转向“体验式”,让交通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这也太快了吧!要是没有安全带,我就飞出去了!”来自保险公司的吴先生说。原来,吴先生体验的项目是安全带碰撞体验,即车辆在高速率行走状态下,突然发生碰撞。这种“体验式”的实景模拟、现场感受,让企业参与者深切地感受到交通事故发生的瞬间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梅州市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建成以来,组织全市各大厂企包括保险公司、网约车、代驾、快递、外卖等交通运输人员到基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通过机动车盲区体验、机动车驾驶体验、酒驾体验、事故案例3D再现等各类模拟驾驶体验场景,为前来体验的企业员工上了一堂难忘的交通安全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
通讯员: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