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介绍了
梅州公安在打击犯罪方面做出的成效
本期我们从提升便民服务方面
看梅州公安都做了些什么
安心
城区车辆乱停放,是交通秩序管理的一大难题。过去仅靠贴条处罚违停的执法方式,难以标本兼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部分群众心存怨气,影响交警执法公信力。对此,梅州公安机关持续发力,采取“疏堵结合”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之道。
“梅州交警:您的小型汽车粤M0K×××,于2022年10月29日14时34分在鸿都路未按规定停放已被记录,请立即驶离。未及时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谢谢配合!”
回想起那天收到的这条短信,车主黄先生很是感慨。中午他将车停在路边等人,收到短信后赶紧将车开走,避免了被贴条罚款,“很人性化的设置,这样一样能达到警示驾驶员的效果。”
先提醒,后处罚。一条短信的背后,是梅州公安机关以柔性执法释放刚性力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体现。
在规范城区交通秩序的过程中,梅州公安交警部门在城区部分路段安装了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一旦有车辆违停便会自动拍照取证,并识别查找出车主联系方式,向车主推送违停告知短信。
“罚款并不是目的,通过提示性执法方式,对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容错机制,为的是能够与车主一起,营造更有序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梅州市公安局交警直属大队三角中队中队长罗雄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违章信息录入虽然已基本实现电子化,但设备偶尔也会错误识别车牌号码。为避免其他车主遭受损失,交警部门还会对所有电子单实施人工审核,及时发现并更正错误。
群众事,无小事。车驾管、户政、出入境等公安业务办理方便与否,是衡量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渠道。
“以前买个摩托要自己东奔西跑去买保险、交税、验车、上牌,像我们这种住在偏远乡镇的,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半天。”谈起过去买车上牌,梅县区松源镇村民王叔连连摆手。
聚焦于此,梅州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启动摩托车、电动车带牌销售工作。群众仅需凭有效身份证进行注册登记,缴纳相关款项后便可将上好牌的摩托车骑回家,真正实现购车、上牌“一站式”服务。
简政放权做减法,便民服务做加法。
在交管“放管服”改革方面,除推行新车上牌“一证办”、变更登记“异地办”、二手车交易“简化办”等措施外,梅州公安交警部门还全面铺开摩托车驾照“送考下乡”服务,目前已惠及全市群众82020人次;治安部门则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工作,协调印章企业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现场提供刻章服务,实现企业刻印、办章、审批、制作“一站式”办理。
108项依申请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事项“减时间”指标达97.8319%,“即办程度”指标达92.5626%,平均跑动次数0.0278次……数字背后,是群众办证办事便捷度的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梅州公安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放管服”改革中扎实推进“指尖办”“一窗办”“加急办”等服务。同时,聚焦老年人办事需求,全面实施老年人办理公安业务“优先办、上门办、委托办、多方办、纸质办”等服务。
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报110警情29万多起,协助救治伤病人员137名,查找走失人员893名,处理噪音、供电、供水等各类社会联动求助4490起,未发生因人为工作失误而导致的警情迟处置、漏处置、错处置的情况。
改进执法方式
提升执法技巧
细化服务流程
提高服务质量
透过数据
不难看出梅州公安
强力推进“安全+满意”创建行动
付出的努力
您的一句“满意”“知道”“安全”
意味着对家乡平安建设的
肯定与鼓励!
更是对梅州公安工作
最大的支持和肯定!
文字:谢瑜琳、邹蔼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