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稳定

赔偿金从17万到6万!平远法院多番调解,情法结合促成和解

2023-03-15 15:34:54      来源:掌上梅州

  掌上梅州讯冻结了被执行人的所有银行账户、微信及支付宝,仅找到1000多元存款,更无其他可执行财产,案件陷入了僵局,变成了“执行不能”案件。但平远法院执行干警张飞、曾永富团队坚持不放弃,想方设法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一起妥妥的“执行不能”案件,在该执行团队的多番调解下,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

  

  2021年9月,林某一驾驶无号牌普通二轮摩托车与前面同方向步行的林某二发生碰撞,造成林某二受伤的交通事故。2022年6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林某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林某一赔偿其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2022年11月,经法院审理后,判决林某一应赔偿林某二17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林某一一直未履行赔偿义务,林某二遂于2023年1月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团队接到案件当天,就对被执行人林某一的财产展开全面查控,发现其除名下账户有1000多元存款外,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后通过与被执行人林某一家人多次电话调查沟通,执行团队了解到林某一患有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脑萎缩、胆囊息肉及甲状腺结节,被评定为二级精神残疾,经常要看病吃药,离婚之后由他一人抚养两个小孩,平时仅靠在镇上维修摩托车换取些许收入。

  “两个小孩都还小,大的才刚上小学,就连修车档都是他妹妹的店面,免收租金才勉强够生活。”听到林某一父亲的话,执行团队意识到,该案是典型的执行不能案件。

  经过反复思虑,执行团队认为,只有调解才是执行此案的最有效途径,即使执行不能,也要拼尽全力,尽最大努力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在随后的执行过程中,执行团队三次约双方当事人及其家人到法院执行局进行和解,与双方耐心沟通,寻找突破口。

  曾永富与林某一谈心,谈法律条文和法院判决的依据和道理,谈不履行赔偿对其自身及孩子的影响。

  “执行干警对我说,虽然赔偿会让我的日子一时更加拮据,但对方确实因为我的过错损害了健康,而且如果我成为‘老赖’,对子女的未来也会有影响,所以再难我也要想想办法。”被执行人林某一最终表示愿意尽最大能力履行。

  同时,张飞与申请执行人林某二耐心沟通,向其说明了林某一的身体情况,以及林某一收入微薄仍要照顾两个小孩的困境,争取他的理解。

  “他家里也困难,还有两个小朋友要养,我也不能因为钱而导致一个家庭破败。”最终,林某二同意在赔偿数额上做出让步。

  2023年2月21日,在执行干警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林某一赔偿林某二6万元。2月24日,签订协议仅仅3天后,林某一便将从亲戚朋友处筹借的6万元现金给付林某二,案件得到圆满执结,执行干警的一桩心事得以了却。

  梅州日报《民生一线》栏目新闻热线:0753-2301111、13411225588

  梅州日报记者:梁志航

  通讯员:刘佳荣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