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稳定

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梅州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作

2025-04-29 16:14:42      来源:梅州日报
综治中心是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做好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梅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中央和省部署要求,深入构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均已挂牌,112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建设、实体化运作、规范化运行,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全市群众安全感、对平安建设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

建好中心

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

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前段时间,大埔县居民李先生因用水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来到大埔县综治中心求助。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相关部门迅速介入,经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李先生和邻居握手言和。

“以前反映问题都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现在来到综治中心,所有问题都能一站式解决。”李先生对综治中心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

梅州把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举措,持续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市委政法委牵头出台有关方案,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加强条线指导,齐抓共管。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各地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综治中心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层级功能定位、治安风险防控七个方面规范化目标,确保实现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工作目标。2024年底,全市8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均挂牌。

阵地有了,工作如何推动?据悉,各县(市、区)的县级综治中心主任由党委政法委书记或同级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党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原则上入驻综治中心办公,综治中心指导、协调、推动督促入驻部门依照“三定”履职,形成“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强化县、镇两级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

图片

县级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研判案件。(平远县综治中心供图)

各地还结合实际,制定综治中心制度汇编,对日常工作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明确综治中心的职责、工作流程、运行制度以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机制,为综治中心的实体化运作、规范化运行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各方协同

力量前移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今年3月到4月份,21名来自江西省的工人受王某雇佣,在丰顺县丰良镇种桉树。完工后,王某拖欠工资。4月16日,工人们到丰顺县综治中心反映情况。

确定事实后,县综治中心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常驻单位派驻人员分头协作,一方面联系王某核实有关情况并督促其到现场,一方面组织分析研判,确定现场调解方案。在中心多部门联合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协议。签订协议当天,王某当即支付了2万元工资,承诺剩余部分于4月26日前一次性付清。协议签订后,中心工作人员带领双方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

“没想到中心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更没想到我们能这么快就拿到被欠的工资,感谢你们!”工人代表激动地说。

梅州聚焦本地易发多发矛盾领域,推动政法力量、部门力量前移至综治中心,形成合力,构建多元解纷格局。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综治中心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推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常驻。此外,各县(市、区)推动人社、住建、卫健、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矛盾多发的行业部门轮驻县级综治中心,其他部门随叫随驻。各级综治中心定期研判整体形势,有效提升预警能力。

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梅州各地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和“两代表一委员”“五老”、律师、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的独特作用,协调社会力量作为综治中心力量补充,形成群防共治良好氛围,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以“智”促“治”

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在兴宁市永和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永和”系统的大屏幕掌握全镇56个森林“沃哨所”、484台“智慧烟感”以及133个视频监控情况等,发现异常现象即发出警示和劝告,实现一个系统处理多项任务。这不仅有效减轻人工巡逻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图片

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综治中心联合处置案件。(兴宁法院供图)

“智慧永和”系统是梅州建设智慧综治中心的有益尝试。

据悉,梅州大力推动建设应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通过科技赋能、风险预警、服务延伸“三位一体”,实现矛盾风险“看得见、判得准、管得住”。在实践中,工作人员借助“粤平安”智能化分派系统能快速将矛盾纠纷精准推送至责任部门,确保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梅江区西郊街道打造“一屏观城乡、一网管全域”的智慧综治中心,充分运用智慧监控、智慧“大喇叭”、智慧西郊服务平台等对辖区49个网格进行管理。西郊街道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综治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将群众纠纷、疑难问题等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以组团化、专业化服务高效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基层安则天下安。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持续提升以县级为重点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1+6+N”工作体系实战效能,让“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社会共识,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努力为梅州加快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