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创新

非凡十年 • 兴检剪影|检察建议展现法律监督新作为

2022-10-17 17:03:57      来源:兴宁检察

踔厉奋发,勇毅笃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宁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兴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展现“四大检察”闪亮瞬间,兴宁检察微信公众号开设“非凡十年•兴检剪影”专栏,用图文形式呈现和回顾近年来兴宁检察工作成效、亮点特色。

近年来,兴宁市检察院始终将检察建议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持续在检察建议工作上下功夫、落实上做文章,把“软监督”做成刚性、做到刚性,检察建议成为“祛病除根”、标本兼治的良方。2018年以来,制发各类检察建议347份,其中再审检察建议12份,纠正违法检察建议46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2份,诉前检察建议228份,其他检察建议29份,到期回复率100%,采纳率99.4%。

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把检察建议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载体,做到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全面加强立案、侦查、审判监督,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或不规范行为,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加以整改,减少办案瑕疵,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办理的何某与黄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发出的再审检察建议被法院采纳,该案经再审得到改判,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民事生效裁判执行、行政非诉执行以及刑事财产刑执行等全方位、全流程监督,针对违法执行、消极执行等问题发出督促整改检察建议,3件执行监督案分别入选最高检优秀案件、省检察院典型案例,1份检察建议被省检察院作为优秀检察建议推广经验。

司法办案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坚持把检察建议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做到不止步于案结,不停滞于一案。聚焦扫黑除恶、公共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提供源头治理检察方案,有效助推行业清源、隐患根治。同时,积极探索“检察建议+调研报告”模式,通过构建市委、人大、政府支持,各方配合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使检察建议刚性与影响力持续提升。针对墓地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民营加油站以轻质循环油冒充柴油销售等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检察建议,通过现场宣告送达凝聚堵漏建制共识,先后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实施综合整治,建设了公共墓地,交通肇事死亡率同比下降27.2%,58家民营加油站均完善了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制度、及时补缴了税款,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坚持把检察建议作为促进依法行政、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依托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有效开展扬尘污染、网络餐饮、饮用水源地、消防安全、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19场,让兴宁大地天更蓝、水更碧、土更净,人民生活更舒心。为确保检察建议落地有声,建立了跟进监督、诉前检察建议呈报人大常委会制度。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楼盘”、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养老保险等,督促职能部门追偿受损国有财产1400万余元,守好国有财产的司法防线。聚焦“红色记忆”守护,以“我管”促“都管”,推动职能部门投入专项资金628万余元修缮、保护革命遗址遗迹和英烈纪念设施共48处,有力助推文化名城建设,督促保护红色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