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中间轮播

丰顺:以“头等重视”做好社矫帮教工作助力平安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4-10-30 09:31:37      来源:丰顺政法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作为平安建设的关键一环,丰顺紧密结合地区工作实际,打造特色监管工作模式,着力在建设高度、落实力度、关怀温度上下功夫,为丰饶福地、和顺之城营造平安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丰顺县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始终为零,安置帮教率达100%,在省、市综治考核中,社区矫正工作连续三年取得满分。

抓在源头,彰显平安丰顺建设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丰顺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主线,将社矫与安帮工作抓在源头,从三点发力给出了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优秀答案。

以高站位部署推进平安建设。全省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会议召开后,丰顺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将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为具体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制定社矫对象报告、外出、请销假等监督管理制度,为推进行动方案的落实提供了保障。在安置帮教方面,严格落实“必接必送”措施,制作《刑满释放人员信息收集表》,对在册安置帮教人员进行建档管理,在收到预释放人员信息后第一时间通知所属司法所,实现安置帮教无缝衔接,积极塑造平安丰顺高质量发展优势。

以高标准构建守护平安网络。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县、镇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建立刑事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将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构建起“社矫委+社区矫正中心+司法所”为框架的矫正安全保障体系,形成了公检法司密切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社矫中心配备7名专职工作人员、1名延伸管教警察,各司法所配备2至3名政法专编人员和1名辅助人员,吸纳熟悉客家话和潮州话的镇村干部、社矫对象家属等组建社矫志愿者队伍参与社矫工作,实现矫正队伍专职化和教育帮扶社会化。

图片

以高质量打造智慧矫正中心。传承围屋建筑智慧,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山区特点的创建方案,借助现代科技创新,以前瞻思想在全市率先谋划创建“智慧矫正中心”,为欠发达地区建设规范化社区矫正基地探索出有益经验。今年6月获省司法厅命名为第一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经验获学习强国、司法部、省司法厅等宣传报道,吸引揭阳、潮州、韶关、汕尾、惠州等地纷纷前来学习借鉴。

借助智慧矫正中心的成功创建,丰顺县司法局将现代科技创新的信息技术引入社矫工作,推动矫正监管取得科技赋能新突破、教育模式新发展。运用VR头盔设备让社矫对象模拟感受监狱服刑生活、吸毒危害等场景,借助科技力量开展震慑教育,依托智慧矫正管理系统开展线上信息化监管,精准掌握社矫对象生活轨迹和行为动向,实现“人防+技防”合二为一,及时发现处置风险隐患,有效防止脱管漏管。

严字当头,彰显平安丰顺落实力度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高墙外”的工作,监管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从严监管是做好社矫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应有之义。

“现按社区矫正有关规定,进行入矫宣告。”一场庄严的入矫宣告仪式正在举行。

图片

在入矫宣告仪式现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向社矫对象宣读了《社区矫正宣告书》,就社区矫正期限、应当遵守的规定、依法享有的权利等进行了告知。延伸管教警察、检察官、司法所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依次开展警示、训诫教育等,严把入矫“第一关”。

丰顺严格遵守社区矫正法及相关实施细则,规范执行入矫宣告仪式,对新入矫对象进行个别谈话、诫勉谈话等,上好入矫法治“第一课”,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刑意识。

“我认识到了自身错误,接受对我的处罚,保证遵纪守法,争取顺利解矫。”

社矫对象郑某因多次对社矫工作人员出言不逊,抗拒信息化核查等日常监督管理,延伸管教警察对其开展训诫教育并发出了警告处罚决定书。

在矫正管理期间,丰顺社矫中心充分发挥延伸管教警察的身份、经验和专业优势,警察身着警服参与入矫宣告、实地走访、日常监督等延伸管教工作,有效弥补了社矫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严肃性和震慑力的不足,彰显刑罚执行权威。

图片

社矫工作人员针对社矫对象的犯罪情节、原因、生活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与心理辅导,尤其对涉枪赌毒、涉黑涉恶等十五类重点罪名的社矫对象开展针对性学习,分类进行专题警示教育,推动刚性惩罚与柔性教育并举,关爱引导与惩戒警示常在。

暖在心头,彰显平安丰顺关怀温度

“把我孩子收监回去吧,我们管不了了。”

社矫对象吴某性格叛逆不愿配合监管,吴某的监护人也是拒绝配合共同监管,甚至请求矫正机构将吴某收监管理。社矫工作人员考虑到吴某年纪尚轻不应就此荒废人生,积极通过制定矫治方案、单独教育管理、强化监护责任、心理辅导矫治、引导融入社会等方面感化挽救。在工作人员用爱引导、多措并举的不懈努力下,吴某与其监护人表示将严格遵守管理规定,争取早日解矫重回人生正轨。

“作出惩处是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更要结合实际因人施教,注重温情感化和暖心关怀,促使社矫对象真心悔改、服从监管,从而顺利解矫、重塑人生。”丰顺县司法局局长邓春帆表示,社区矫正中心对患严重疾病、行动不便的暂予监外执行对象、未成年社矫对象和安帮对象,实地查访了解身体健康、思想状况、生活及工作情况,为他们提供临时救助和就业指导等生活帮扶。今年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批次119人次,组织节假日前走访困难社矫对象慰问20余人次。

社区矫正对象杨某,因犯罪被判处缓刑三年。作为家中的独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爷爷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但杨某整天游手好闲,甚至将其爷爷的养老财产挥霍一空,还对外欠下了不少的债务,被街坊邻居当成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

社矫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多次找杨某谈心谈话,运用“还生食四两,当过死后祭猪羊”“千跪万拜一炉香,不如生前一碗汤”等客家祖训家礼和民俗故事对杨某进行德育矫正,劝诫杨某孝亲敬老。此外,还组织杨某到当地敬老院开展“关爱长者,情暖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尊老、爱老的社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经过社矫工作人员多次感化教育,成功地唤醒杨某的内心良知,重塑健康价值观念。

现如今,杨某自觉扛起照顾爷爷的担子,在社矫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入职当地的一家工厂。

这是丰顺将客家文化引入社区矫正,打造社区矫正“围屋工作法”的成功案例。丰顺县社矫中心紧密结合客家围屋文化,将法治教育与客家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弘扬客家文化中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实现社矫工作有爱更有法。该项目还被列入丰顺“百千万工程”创新典型。

丰顺县司法局还与丰顺县检察院联合签署梅州市首个加强和规范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协作意见,为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金钟罩”。建立起未成年人帮教体系,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帮教格局,让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丰顺县社区矫正工作负责人表示,下来将坚持和运用好系统观念,把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作为一个整体来抓,增强矫正戒治、安置帮教整体效能,积极履行监督管理之责、创新教育帮扶之法、夯实安全稳定之基、增强法治保障之力、竭尽主动作为之能,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丰顺建设。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