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重温入党誓词。(受访者供图)
矛盾纠纷化解、社会乱象整治、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法律服务质效……今年来,随着梅江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使得队伍思想作风转变,干事创业活力激发。各政法单位不断优化政法工作,强化政治担当,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明法纪 铸忠诚
队伍建设持之以恒
“我们始终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日前,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梅江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仰明为区检察院全体干警上了一堂意义深刻的专题党课,并带领党员干警重温入党誓词。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整顿成效,这类学习仍将持续,成为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的“保留曲目”。
这次的教育整顿,不仅集中整治“六大顽瘴痼疾”和其他突出问题, “查、改、治、建”一体推进,正风肃纪,编织长效性监管网,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还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整顿工作始终,按照“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求,以政治教育为主抓手,强调学思践悟结合,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强党性,忆初心,明法纪,各类学习教育活动高频次、高标准推进,全区政法队伍从思想、作风到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政法队伍自我净化能力的重要契机,对于检察队伍建设、检察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梅江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唐伟中表示:“经过几个月的教育整顿,我们进一步地坚定了理想信念,更明白政法人肩负的使命。很多干警在教育整顿之后,不仅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了,更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
小实事 大民生
为民理念深入人心
每周三上午,梅江区人民法院民四审判组叶飞都会早早来到长沙镇诉讼服务站,为当地群众提供诉前调解和法律咨询服务。一个多月前,梅江区人民法院与梅江区司法局联合在全区各镇(街道)依托司法所和综治办设立这类诉讼服务站,每周定期派出法官驻点办公,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完备的法律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延伸司法服务职能,诉讼服务站成立,不但方便群众获取比较专业的法律服务,也能让我们更近距离地倾听群众的对政法工作的呼声和诉求。”叶飞表示。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司法为民”的理念更深入人心,一系列问题得到优化整改,一批便民惠民举措陆续推出。
区检察院简化辩护律师阅卷流程,提高阅卷效率,节省律师诉讼成本;区法院集中清理解决17件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推进诉讼程序“微改革”,建立诉前调解与速裁程序的无缝连接,让群众打官司实现“只跑一次”。市公安局梅江分局深化放管服便民利民政策,推出17项惠民措施,为民提供“代费”服务368人次,“上门办”服务61人次,为学生快速办理户口业务69人次。
始终把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把教育整顿作为提升政法工作质效的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梅江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政法队伍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68次,推出便民惠民举措64项,提高了执法司法公信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担当 勇作为
工作实绩检验效果
前不久,一起拐卖儿童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发案到破案,梅江公安分局专案民警辗转多省,跨越5000多公里,42个小时便成功解救被拐儿童,并护送回“嘉”。
今年以来,梅江警方按照公安部“团圆”行动工作部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充分运用“科技+人力”“传统+现代”一体化作战模式,建立“儿童失踪快速寻找机制”,帮助失散家庭重新团圆,已成功找回因离家出走或迷途走失儿童共30余名。
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能,针对城区部分小区、学校“二次供水”存在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助力开展专项整治。
强担当,勇作为,政法工作实绩检验教育整顿实效。今年1-6月,梅江区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7%,先后成功破获多起大案要案,让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不断增强。区法院收、结案同比分别增加23.92%、36.15%,结率同比提高4.83%,服判息诉率同比提高2.93%,上诉案件发改率同比下降1.45%。梅江区以突出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社会治理现代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确保全区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