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远县政法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从细微处着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落实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全县政法机关推出民生实事101项,集中开展实践活动140场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接诉即办
及时解决群众诉求
平远政法各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无论事情大小,必须及时回应解决。
日前,一面“尽心尽责 为民解忧”锦旗送到了县法院工作人员手中。“多谢法院为我们追回了欠款!”来自差干的某酒店老板说道。
原来,欠款人苏某于2018年底至2019年1月,在差干镇承包建筑工程,其间曾在平远的四家商行、酒店购买物品、吃饭住宿,一直未支付相应费用。苏某于2019年1月分别向上述四位债权人出具了涉案《欠条》,但至今仍未支付所欠款项。四位债权人追讨欠款无果,无奈来到法院。法院诉前调解工作人员积极与苏某联系沟通,耐心释法析理, 考虑到苏某远在贵州省打工, 回平远处理涉案事宜将会产生较高的相关费用,为降低苏某的诉讼成本,调解员采用微信视频方式一步步引导,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方案。
“今年,法院成立了诉前调解中心,每个案件在立案后会先进行诉前调解,无需提前交钱就可进行调解。”县法院调解员曾海介绍道,外地当事人在调解员引导下,参与网上调解,最终成功促成多宗案件达成调解协议。
创新形式
办实办好惠民实事
聚焦“解民忧、护民利、保民安、顺民意、纾民困、暖民心”,政法各单位根据本地实际,创新工作形式,努力办实办好惠民实事。
平远县检察院根据地处山区实际,创新采用移动听证的方式,直接把案件听证会开到案发地所在村(居)委会,切实做到便民利民,让群众少跑腿、少奔波、少费神。在办理一起因亲人之间产生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中,为修复亲情关系,化解矛盾纠纷,案件承办人在启动刑事和解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听证员们在了解案情后,经独立评议,一致认同检察机关的意见,认为检察机关就此类案件召开听证会既彰显法律权威,同时又饱含司法温度,极具普法教育意义。
县司法局因地制宜,在闽粵赣司法行政大协作协议框架下,设立八个边际纠纷调解工作室,“串点成线”促联调,让“跨省”矛盾纠纷实现不出村,筑牢闽粵赣平安边际走廊“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边际纠纷调解工作室排査预防矛盾纠纷32起,调处边界矛盾纠纷14起,调处成功率100%。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22人次,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事项26件。
县委政法委深入推进“五朵金花进校园” 组团法治教育工作,在八尺中学增建一个全新的法治教育基地,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参与、趣味中接受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效果更加凸显。
平远政法各单位还上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诸如县检察院检察长主动约访,县法院法官主动上门帮助当事人立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