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治理

警惕!防疫之时,市民勿忘防范不法分子借“疫”之名来电诈骗!

2022-11-25 16:35:23      来源:掌上梅州

掌上梅州讯 “根据要求待会儿我们会对您的健康码赋红码”“请配合调查”……近期,我市上下一心全力抗击疫情之时,不法分子却冒充防疫工作人员进行电信诈骗,广大市民需提高警惕。

11月22日中午,兴宁市的李女士接到一个以“+357”开头的境外来电,对方自称是疾控中心的人员,能准确叫出李女士名字,称她与确诊病例有时空交集,需要对其赋予红码并集中隔离。“刚开始以为是推销电话,出于帮业务员完成推销时长的善意,我接听了。”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对方说是疾控中心时,我就意识到这是诈骗电话,并假装配合。”接着,对方一本正经地让李女士收拾行李准备隔离14天,但诈骗分子很快意识到伎俩已被识破,无情地挂断了电话。

李女士轻易识破了诈骗分子的诡计,但梅县区大坪镇的李大姐却险入诈骗圈套。11月7日,梅县区大坪镇李大姐满脸焦急地来到大坪派出所求助称,当天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梅州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打来的境外呼入电话,告知其手机号注册的微信在湖南被赋红码了,要对她进行调查,并让李大姐添加工作人员QQ进行核实。随后对方通过QQ发来李大姐的详细身份信息,又要求李女士下载某视频聊天软件与客服进一步核实情况。一时没了主意的李女士只好照办,但越听心里觉得越可疑,到大坪派出所求助后才避免财产损失。

然而,有的市民却没能识破诈骗电话。11月20日,梅江区陈某接到自称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陈某的身份证在北京高风险地区被盗用,需公安机关介入处理。陈某信以为真,添加了对方推送过来的微信后,点击了其发送过来的链接,填写了身份信息后被骗13.7万元;同日,梅江区刘某接到假冒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刘某的身份证在湖南长沙被盗用,刘某信以为真,点击了链接后输入了银行卡号码和密码,刘某因此被转走5万元。

警方提醒,如有陌生电话以“防疫工作需要”为由,索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千万不要轻信;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视频通话等途径做笔录,不会要求核查账户,也不存在“安全账号”,以及没有“资产清查或自证清白”的程序;公检法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不会互相转接电话;对来路不明的链接、二维码、网站等,不要随意点开,遇到涉及财务的情况,一定要多方求证,如遇可疑情况,请拨打110进行核实或者前往附近派出所咨询。

梅州日报记者:梁志航

图片来源:梅县公安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