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治理

说法进行时 | @毕业生,求职就业请“避坑”

2024-07-09 16:46:08      来源:梅县检察

求职篇

“放心,我是内部人员,可以帮你疏通关系”“送礼一定能落实编制问题”……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求职季也拉开帷幕,求职者们要警惕一些以“高薪”“铁饭碗”为噱头的诈骗手段。

梅县区检察院以案释法,通过办理的一起涉求职诈骗案件,提醒大家切莫因就业心切或社会经验不足,被不法分子以帮忙就业为由,骗取信任和钱财,面对陷阱要理智“避坑”。

案件回顾

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24日,被告人黄某得知被害人陈某毕业后欲找工作,遂萌生骗取其钱财的念头,在明知自己无能力办成且陈某不符合该工作应聘条件的情况下,仍先后谎称其可以帮陈某成功应聘某单位服务中心临聘人员和某单位正式编制文员。黄某通过伪造某单位工作人员身份、伪造劳动合同和《人事公示》文件获取陈某信任,并以打点关系、购买工服等理由,共骗取陈某598056.8元。

该案移送到梅县区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经审查,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黄某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最终判决黄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检察官提醒

求职陷阱花式多样,其中以“铁饭碗”为诱饵,以“疏通关系”“送礼吃饭”为理由的诈骗尤为常见。不法分子常常利用求职者的就业焦虑,通过夸大自身能力,虚构事实取得被害人信任后,低成本获取高额不义之财。

在此,提醒广大求职者要树立正确的求职就业观,提倡求真务实的社会风尚,纠正“走捷径”、“弯道超车”等不良心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专长选择合适岗位;

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明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人员均有具体的规定和严格的程序,切莫轻信“托关系、走后门”就能成功录用,以免被诈骗人员耽误时间和骗取钱财。

政法要闻
热点内容
内容搜索